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云来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20-02-04 浏览:

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正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0%。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在全球均排名第一。预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会出现“两个50%”,即在能源生产环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会超过50%;在终端消费环节,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超过50%。未来,新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将占据主要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开发和高比例接入,对电网安全运行和消纳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无论风电还是光伏发电,都受自然条件影响,发电容易出现间歇性、随机性、不稳定性等问题,这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新能源规模并网使得送端和受端的能源结构发生变化,电网运行和特性发生变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更大压力。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在经历初期的迅猛扩张之后,正逐步走到重视发展质量的轨道上。市场博弈、行业洗牌、转型升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新能源原有的管理方式、运营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面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到来的竞争,惟有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从电源和电网规划建设、技术创新、供需衔接、内部管理、政策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为整个新能源产业赋能。新能源云的出现,无疑是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

云平台就像石油、水、电一样,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横向来看,无论是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还是实体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航天、三一重工等,都纷纷将云平台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阵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云,能更好地用好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打通各专业部门的“烟囱”式系统,完全符合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驱动 +平台服务”的方式,为产业注入新动能,搭建一个新的产业生态圈,促进新能源消纳,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