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汪宁渤等人主持完成的“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源网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源网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历时9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和持续改进,首次实现了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资源可发电量的精准评估,攻克了风光电集群源源自适应协调控制、源网协调、交直流协调控制难题,并建成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源网协调控制系统,填补了国际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源网协调控制技术的空白。
昔日多磨砺,今朝作栋梁。汪宁渤校友曾当选武汉大学第八届杰出校友候选人,正是这些优秀校友成就了“皇皇武大,巍巍珞珈”,为母校增光添彩堪为校友楷模!
汪宁渤,男,198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2001年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2013年获正高级工程师职称。
1983.8-1994.4在甘肃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从事水电技术研究工作;1994.4-2008.7主要在甘肃省电力公司计划发展部分别担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助理、副主任,负责电力系统规划工作;2008.8-至今担任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负责风电及新能源技术研究工作。2010年9月兼任甘肃省风电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担任甘肃省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担任国家电网公司大规模新能源集群控制科技攻关团队学术带头人,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专家,2014年担任国家风电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学术带头人,2014年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
作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汪宁渤校友长期坚守在新能源科技创新前沿,获得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先后获得中国电力、甘肃省和国网优秀科技工作者。
针对国内外距离负荷中心距离最远、集中并网规模最大、装机容量占比最高的甘肃酒泉新能源基地存在的问题,汪宁渤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承担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网重点科技项目16项、甘肃公司科技项目30多项,承担科技项目总经费超过2亿元。突破了大规模新能源监测预测、源网协调和安全稳定控制等技术瓶颈,提高了风光电送出消纳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甘肃新能源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汪宁渤校友构建了甘肃省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网科技攻关团队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研发团队,培养了大批新能源科技创新人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2项;获得甘肃省科技奖13项、中国电力科技奖6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奖13项、社会力量设科技奖20多项,新能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出版国内外专著5部,其中在美国出版2部;发表论文124篇,总被引用1800多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08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6项。其研究成果入选《国家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和实施指南》、中美气候变化峰会成果展和国际清洁能源发展国家报告,填补了国内外千万千瓦风光电基地源网协调控制技术空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期待汪宁渤校友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