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雄安新区建设智慧电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0-01-02 浏览:

作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2座变电站及雄安高铁牵引站配套电网3项工程的项目经理,金晓明的2019年特别忙碌。2019年12月26日,在去省公司开会的高铁上,他见缝插针打开手机中的一项应用程序,查看了当天工程的重点任务及安全管控措施,完成了相关工作安排。

2019年,雄安新区从以规划为中心转向以建设为中心。雄安新区电网融汇了大批我国甚至世界首次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面对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工程,怎么干?

金晓明的“秘密武器”就是手机上的那项应用程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集众智、举全力,2017年就着手研发雄安电网数字化工程管理(EIM)平台。该平台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有线专网、无线公网等通信方式,设计了安全管理、智慧工地等9大功能模块,贯穿电网建设全流程、全业务、全要素,实现了工程三维设计、施工及后续生产运维模型无缝衔接及全数字化管理。

到底好不好用?金晓明和同事们摩拳擦掌,马上实际应用。2019年4月15日,朱河城市多功能智慧能源综合体工程开工。国网河北电力将该工程确定为“雄安练兵工程”,金晓明同时兼任该工程项目经理,全程深度试用EIM平台。

“从最初的不习惯到感觉安全进度有保障,工程项目部成员不仅上手使用,还不断改进。”在实际试用中,金晓明体会到技术给传统电网基建管理带来的转变,“既然是练兵,不能光说好用,更要为推进新区电网建设多提意见。”几个月里,大家从操作便捷、视觉舒适、统计精准等细节上“鸡蛋里挑骨头”,提出百余条修改意见。

研发团队非常给力。2019年9月17日,雄安电网3项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管理队伍已经用上了迭代升级的EIM平台2.0版本。平台完全实现了两个“看得见”——从可研到竣工,全过程数字管理看得见;从空中到地下,全角度建设现场看得见。未来电网建设从一开工就契合了雄安新区数字、引领、智慧的城市基因,智能化的工地受到河北省委、雄安新区有关领导的肯定。

2020年,是雄安电网建设的关键一年,除了3项在建工程外,还有多项110千伏到500千伏工程开工。从单个工程到规模化建设,国网河北电力一方面对EIM平台已经持续、稳定产生的数据开展深化应用,真正实现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还将结合平台功能,探索研究具备缺陷自动识别、自动感知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无人机等一系列配套智慧设备,依托平台的新型建管模式锻炼、培养一批具有雄安工程特色的工匠型、专家型人才。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容不得一丝懈怠。新一年更要干出雄安的气势来!”金晓明说。

分享到:

关键字:智慧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