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四川电力加快“三型两网”战略落地实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0-01-10 浏览:

1月9日零时,四川成都启动重污染天气公共交通优惠政策,市民出示“天府通”APP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同一时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研发的成都市智慧环保用电监测平台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客户用电数据,助力监管环保重点管控企业生产情况。

2019年,国网四川电力立足四川实际,建生态、勇创新、创价值、谋发展,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积累经验、积极探索,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基础。

创新赋能智慧供应链

在四川电力物资公司供应商服务大厅一角,两台24小时运营的机器人正在“值班”。机器人可以办入库单、采购订单匹配等业务,处理1000张发票从人工处理需8人8小时变成了只需单台终端4小时。

这样的场景在国网四川电力物流仓储领域每天都在上演。该公司探索研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智慧供应链。目前,该公司电子商务平台(ECP)实现“业务一条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实现“资源一盘棋”,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实现“物联一张网”,供应链运营中心(ESC)成为供应链“管理中枢”,“e物资”掌上应用实现“移动一体化”。

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物流领域高度依赖预判与人员操作的情况,综合效益初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共享、平台、枢纽属性也在现代智慧供应链中充分发挥作用。

挖掘数据应用“金矿”

各行各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电网运行也不例外。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海量数据可为电网运行、能源配置提供支撑。国网四川电力充分挖掘营配调贯通成果,构建“电网一张图”,跨专业共享共用数据,支撑大电网运行。

四川电网结构复杂,规模位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传统上,各专业分管一段,难以窥其全貌。“电网一张图”将设备和客户连接起来、业务贯通、数据即时共享。“电网一张图”上线以来,已成功分析停电事件6934次,单次故障处理时间平均下降11.7分钟。

在“电网一张图”的基础上,国网四川电力还结合四川清洁能源基地特点,构建“能源一张图”。这张汇集了近千条河流的“能源一张图”不仅标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嘉陵江六大流域900余条河流,还标注了大大小小近3000座电厂。通过这张图,相关人员能够全面感知水、电资源情况,实现发电能力、购电需求及时精准匹配,助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弃水,支撑清洁能源利用和电力市场化改革。

唤醒存量资产 盘活资源潜能

国网四川电力坚持唤醒和盘活存量设备、数据理念,力争“少花钱、多办事”。

国网四川电力与四川省林草厅跨界合作,利用电力杆塔建立视觉、听觉、震动、位移、温湿度等全方位感知体系,共享共用监测结果。目前,基于杆塔共享的森林防火体系实现灾害秒级响应,巡线人员从30人每村降至1~2人,基础设施、通信设施建设费用大幅减少。

国网四川电力通过数据增值服务唤醒存量资产,向内梳理挖掘变电站、供电营业厅等资源潜力,建成绵阳警钟街等15座分布式小型数据中心站,在绵阳、德阳等地建成7个智慧供电营业厅。

向外,国网四川电力开展“5市10县10园区”示范项目建设。成都、天府供电公司聚焦省会城市经济、技术聚集优势,开展成都空港新城5G融合建设;自贡供电公司聚焦老工业城市,通过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凉山供电公司开展阿吼村智慧农业扶贫……

一年来,国网四川电力规划电力服务环境治理、电力服务乡村振兴等20项增值服务产品,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探索数据价值变现新模式,共享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红利。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物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