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去年前11个月山东省光伏发电装机量、发电量全国领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0-01-04 浏览:

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2019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推动、消纳空间保障的叠加作用下,我省光伏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装机量、发电量全国领先。

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599.1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比年初增加237.87万千瓦,增长17.5%;光伏累计发电量15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4%,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我省光伏行业发展呈现新特点。光伏发电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从工业领域向民用领域延伸。目前,我省累计建成集中式光伏661.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937.97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增长明显减缓,同比增长5.08%,但分布式光伏仍维持增长势头,同比增长达到34.25%。在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光伏发展迅速,年内新增户用光伏171.78万千瓦,占全年增量的72.2%。我省纳入国家2019年补贴范围的户用光伏达到189.73万千瓦(包括2018年底前建成并网的17.94万千瓦),合计约占全国总补贴规模的三分之一。分布式光伏成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和压减煤炭消费的有效方式。

随着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其经济性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省内许多工商业企业利用闲置屋顶、厂区建设“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面对压减煤炭消费的现实压力,重点耗煤企业也将目光投入到光伏领域。其中,魏桥创业集团投资12亿元,启动了总容量30万千瓦的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整体项目计划于2020年6月底全部建成,年可节约标煤约10.34万吨。集中式光伏成为各地发挥生态效益、实现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好结合,使光伏发展更加契合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凸显生态环境效益。

重点实施了“光伏+环境治理”,坚持光伏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等相协调,利用采煤塌陷地重点打造了济宁、新泰100万千瓦采煤塌陷地光伏发电基地。其中,新泰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采用农光互补模式,一期规模50万千瓦,总投资50亿元,利用采煤塌陷地约3万亩,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6个,冬暖式大棚2219个、大拱棚6912个、食用菌棚475个、智能温室和连栋温室14个。每年可发电约5.5亿度,相应节约标煤18.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6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45万吨。(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楠 通讯员 田尉钧 报道)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