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40号风机已具备并网条件,现申请并网。”
“好的,同意并网。”
昨天上午9时35分,扬州宝应广洋湖畔,在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和融保达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现场工程师李扬按下位于40号风机舱内底部控制柜上的运行按钮。随后,叶片在风力的带动下慢慢转动,发出“飒飒”声,标志着宝应县广洋湖融保达风电场正式开始并网发电。
位于扬州宝应的国内最高风电机组。 司新利 摄
当日,首批30台风机正式并网发电。待未来另外16台风机陆续并网后,每年将有约2.6亿千瓦时电从这里发出并入国网,输入千家万户。
据悉,这组风机轮毂高152米,总高度212米,均为全国风电场批量装机最高。
这项工程到底“牛”在哪里?
中国风电市场正向低风速大步迈进,提高轮毂高度被认为是有效提高低风速高切变风场发电量的解决方案。相比于行业内常见的90至120米的轮毂高度,152米轮毂高度在广洋湖地区风场低风速的条件下,可提高年发电量约16%,提升经济收益超两千万元。
轮毂高度越高,吊装施工难度也就越大。今年5月,中联重工“绿巨人”履带起重机从运输车上将塔筒缓缓吊起,再有条不紊地竖起,安装轮毂、风机叶片……首台轮毂高152米的风机安装成功。融保达风电场项目负责人张文东说:“此前国内风电场批量装机的轮毂高度从未超过140米。”
工作人员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该风场46台风机年满载发电量预计为2.6亿千瓦时。假如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用电100千瓦时,那么,该项目一年发电量可供260万户家庭一个月用电。”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此项工作的陈正华说,该项目每年满载发电时可替代7.72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23万吨,减少灰渣等约0.52万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陈正华说,到2020年底,扬州市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占电网装机容量的近三成,在实现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提升扬州各级电网的输电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发展部负责人陆圣芝介绍,2020年扬州供电公司将为新能源项目送出新建110-22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约280千米。此外,扬州供电公司还将统筹考虑新能源接入方案,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在项目核准并提交申请后,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查勘,制定合理规划接入方案。在电源企业提交接入系统报告后,及时开展接入系统评审、可研和核准工作,提升并网速率。
通讯员 施华林 陆德宏
记者 邱凌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