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汽集团与中国邮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整车采购及车辆运营、金融、快递物流、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在整车采购及车辆运营方面,上汽集团计划为中国邮政提供混动、纯电、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传统能源产品或其他定制化产品,共同推广新能源和智能化车辆的应用。
中国邮政是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经营业务主要分为邮政业务、速递物流业务和金融业务三大板块。本次与上汽集团合作释放出中国邮政或将采购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于物流领域的信号。
事实上,近两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凭借续航里程长、燃料加注时间短等优势,正受到当前主流物流公司的青睐,相关新闻层出不穷:
2019年11月,氢力氢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深圳大浪工业园被成功交付承运顺丰业务;
2018年11月26日,弗玛仓储到氢车熟路提氢燃料物流车用于为上海地区的家乐福配送;
11月1日,京东自营车队到氢车熟路提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备战“双十一”;6月14日,京东物流在上海引入超过1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助力电商“618”购物狂欢节;
4月,中山市小蜜蜂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车辆正式投入运营;
3月12日,唯捷城配首台氢燃料货车以第三方物流的角色投入使用,主要用做每日优鲜项目;
3月,申通快递南翔分公司向新瑞科技租赁使用氢燃料电池厢式物流车。
另外,在国家号召绿色物流的当下,国内多个省市先后出台政策鼓励推广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11月8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氢能公交车和氢能物流车车辆购置款按照国家标准1:1,对购车单位进行地方补贴。
9月16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的《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重点在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公交车、叉车等,并配套建设商业加氢站,保障气源安全稳定供应。
8月16日,河北省印发《河北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建成2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500辆,重载汽车实现一定规模示范,氢能产业链年产值150亿元。
8月,四川省成都市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规划提出,到2023年,成都力争全市在客车、物流车、环卫车、出租车、公务车、共享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达2000辆以上。
2月,宁波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2年,宁波建成加氢站10——15座,探索推进公交车、物流车、港区集卡车等示范运营。
2018年11月,广东省东莞市发改局印发《东莞市物流快递领域车辆纯电动化发展实施方案》规定,办理“车辆营运证”“东莞市快递车辆专用证明”“东莞市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证”的轻型及以下载货汽车,须全部为纯电动或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
2018年10月,江苏如皋市出台《扶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建成加氢站3-5座,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领域新增车辆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比例不低于50%。
2018年3月,苏州市政府发布《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指出,到2020年,苏州市建成加氢站近10座,推进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达到800辆。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加氢站近40座,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运行规模力争达到10000辆。
2018年1月19日,武汉市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指出,到2025年,武汉燃料电池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000-3000辆。
2017年9月,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依托嘉定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以及氢燃料电池通勤车多类型的示范运营,如今已有5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20辆燃料电池增程式邮政物流车、10辆燃料电池通勤车和百辆快递物流车等投入运营。
由此看来,中国目前至少有10个省市规划在当地推广氢燃料物流车。但值得思考的是,现阶段在中国大规模推广氢燃料物流车真的可行吗?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加氢站数量少始终是一大制约因素,虽然政策已在大力扶持地方建设加氢站,中石化为代表的国企也涉足其中,但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因此,氢燃料物流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仍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