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尚未走出“寒冬”,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青年)就已倒下。
近日,人民法院公告网发布消息,杭州青年汽车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10月21日裁定终结青年汽车破产程序。
“除了车市下滑的环境因素之外,盲目投资、长于造势、缺乏有效的产品布局,导致资金状况恶化等,是杭州青年汽车倒下的主要原因。”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破产引发关注
“外界所说的‘杭州青年汽车破产’,只是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年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并非青年集团破产。”11月18日,青年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登录天眼查和企查查看到,杭州青年汽车成立于2008年6月19日,注册资本3.258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庞青年。庞青年关联公司70余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共有49家。其中包括在金华注册、成立于1996年的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华青年汽车”),成立于2001年的青年集团;以及在杭州注册、成立于2008年2月的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等。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9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和睦支行的申请,正式受理杭州青年汽车破产清算一案。两年多来,管理人对杭州青年汽车的资产进行分配,在优先清偿工程款、优先债权及对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后,可供分配破产财产总额为2.14亿元,其中扣除破产费用、共益债务691.7万元,职工劳动债权92.3万元,税款25.3万元以及应缴纳社保款60.5万元后,用于普通破产债权清偿的金额为2.05亿元,债务清偿率为28.47%。
目前,除了杭州青年汽车破产之外,青年莲花已于今年6月被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至此,庞青年旗下的两家公司已经宣告破产。
■造车需要务实精神
杭州青年汽车破产以及“青年系”公司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业界引发了疑问。
首先,是其“水氢汽车”为何能骗取新能源补贴?
庞青年近年来引以为豪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是金华青年汽车的水氢燃料车。2017年8月21日,金华青年汽车在金华发布了首款水氢燃料车。随后,2018年9月,金华青年汽车与河南省南阳市政府达成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发布“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新闻,同时该新闻还登上了当晚播出的《南阳新闻联播》,引发广泛关注。据称,该水氢车无需加油、充电,只需加满水便可实现360~500公里的续驶里程。但其水氢汽车技术,至今尚未有官方结论。
今年10月,工信部官网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金华青年汽车获得约1.18亿元补贴。有舆论认为,这是其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但《公示》显示,金华青年汽车获得该补贴的并非水氢汽车。工信部也回应表示,工信部并未收到关于水氢汽车的产品准入申请,该车型也并未获得产品公告。
其次,为什么“青年系”合资会失败?
1999年,庞青年通过股权并购收购了合资公司金华北方福来汽车公司。2001年,庞青年成立了浙江青年尼奥普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青年集团的前身),专业生产青年·尼奥普兰系列豪华客车。2004年,尼奥普兰系列客车年销量达到5000辆,占据国内豪华客车70%的市场份额。
此后,庞青年再发力乘用车市场。2004年,其通过“借壳”的形式投资负债累累的贵航云雀,取得了轿车生产资质。2006年,庞青年与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展开合作,购买了宝腾的莲花工程公司技术,生产青年莲花轿车。2012年,青年莲花汽车的总销量约为5万辆,而当时“青年系”萧山生产基地的产能就达到15万辆。但是,也就在2012年,莲花工程公司与青年莲花的合作终止,研发能力薄弱的青年莲花失去了技术支持,从此走向颓势。
“缺乏核心技术,一旦失去外来支撑,几乎连生存能力都没有,值得深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了庞青年在布局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豪华客车市场不大,还花巨资引进德国技术;二是乘用车与外商合作,没有自己的技术和核心能力,是其难以立足市场的重要原因。造车需要务实的精神,尤其来不得半点浮夸之风。
■如何走出怪圈
回顾庞青年的造车路,不免令人感叹。2009年,庞青年曾公开表示,计划投资444亿元,在全国建立10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到146.3万辆。随后,庞青年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失败,名下企业从此没有起色。
2016年至2017年两年中,因欠薪和欠款等问题,庞青年名下的青年莲花涉及几十起诉讼,被多家金融机构列入失信名单,相关的裁判文书就多达几百份。庞青年个人前后20余次被列入失信名单并被限制消费。据不完全统计,“青年系”主体青年集团共有55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25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法律诉讼多达106起。如此看来,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已经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商誉等问题。
“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通常说明该企业对外负债较高,资不抵债的可能性很大。”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青律师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青年集团也是麻烦缠身。今年8月26日,裁判文书网发布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青年集团被破产清算的申请。申请者是海宁市资产经营公司。青年集团表示,其资产超过负债,不构成法律规定的破产清算条件。
但是,青年集团已启动债务重组工作。2019年1月5日,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专题会议纪要,两地政府携手推进青年集团的债务重组工作。5月6日,青年集团与南通嘉禾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书》,债务重组工作正按协议进行。
青年集团及其系列公司遭遇的困境,引起了业界的反思。崔东树分析说,其教训在于,一是缺乏有效的产品布局,导致资金状况恶化,近年来只发展轿跑类产品,而这并不是社会广泛需求的产品,所以形成了一个市场需求与企业发展脱节的产业布局;二是由于其过分盲目地去布局,体现在盲目扩张产能和对外并购等方面,导致其资金链断裂。
一家企业的兴衰,固然有其本身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业的变迁。“恐怕杭州青年不会是最后一家倒下的车企,汽车行业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汽车市场比较严峻的时期,也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