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40年,吉林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如何实现一次次质的飞跃?

作者:任靖 宋轶男 石彦 尹凤杰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

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共进,开启了崭新的未来,这源于精神的传承,也缘起果敢的超越。该院资质从丙级到甲级,业务领域从设计、咨询扩大至新能源、工程总承包,业务范围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这是发展的足迹,也是迈向成功的路径。该院全维服务赢得赞誉,电网设计咨询项目覆盖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多个地区,为腾飞丰满了羽翼。今天,该院站在更高的起点,聚焦国家电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为服务和支撑电网发展而努力奔跑着。

1979年,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了。历经四十载,该院从十几人日夜跋山涉水徒手测量到无人机高空全景精准测量,从手绘图纸到高清三维设计,从地方配网建设到走向国际市场,从10千伏改造工程到500千伏新建工程,一代代设计院人接力奔跑、砥砺前行,实现了一次次质的飞跃。这源于变化,更源于拼搏。

今天,该院已成长为具有送电、变电专业甲级设计资质,工程咨询企业甲级资信评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以城市电网设计为专长,兼顾新能源和项目总承包的电网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设计“劲旅”。

锐意进取  为前进铺就道路

用“白手起家”来形容刚刚成立的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再恰当不过了。1979年,该院的前身原长春电业局电气安装公司成立,来自原长春电业局生技科的十几个年轻人,主要承担10千伏配电线路的新建、改造和长春地区66千伏变电站技改大修的设计任务,开拓者们用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开启了崭新的创业历程。自那时起,电力设计者坚韧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得以传承,成为了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

上世纪80年代,从生产一线陆续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了技术力量的有益补充。现已退休的老员工尹凤杰介绍说:“当时,我们专业划分已有雏形,主要包括:线路专业、变电综合专业、预算专业、描图专业(包括晒图),实现了术业有专攻。专业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也就有了。”

该院的开拓者们在首次承担设计的时为长春双阳最长送电线路新建工程——66千伏双阳水泥厂送电新建线路铁塔前留念。石彦 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首次承担设计了时为长春双阳最长的一条送电线路新建工程——66千伏双阳水泥厂送电新建线路。该线路全长50千米,路径多半是山区和丘陵,大大增加了野外测量的难度。这场历时两个月扎根现场的团队“攻坚战”,至今让每个亲历者仍记忆犹新。当年11月进行了线路复测,东北的严冬寒风刺骨,设计人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仅这一项工程就超额完成了全年30万元的计划产值。精彩数据的背后,是设计院人竭智尽忠、披荆斩棘的无私奉献。

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但凡是有利于工作的绝不含糊。为了快速提高设计能力,该院先后购置了当时先进的30钻机、计算机(康柏286)、打印机,并派设计员外出学习先进设计经验。该院先后顺利完成了66千伏凯旋变新建工程、农安一次变改造工程等一系列视为当时长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工程”。

当吉林省第一条66千伏电缆——中心变、吉林省第一条220千伏电缆终端塔——春平甲乙线顺利投运的时候,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人的汗水和智慧化作了成功的喜悦,他们不曾虚度每一寸光阴、怠慢每一项工程,为了下一个工程的征程时刻准备着。也就是在那时,“无畏有为”成为了该院设计人的标签。

笃行致远  为梦想插上翅膀

上世纪90年代,在微机辅助制图尚未普及时,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就科学决策、大胆革新,动员设计人员强化练习计算机操作。彼时,设计人员大都未接触过计算机,为了实现DOS系统下的AutoCAD操作,学习微机的同时还要兼顾强化英语,全体人员从零基础起步,仅10个月就实现了微机辅助制图出图率95%。1995年,该院设计人员成功甩掉图板,成为第一批CAD出图率百分之百的设计企业。2019年,该院率先成为能够实现全部三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移交的设计院,实现了设计水平的连级跳。通过多年创新经验的积累,该院真正做到了以创新带动设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该院设计的吉林500千伏金城变电站扩建工程全景。谷云峰 摄

几十年的创新路上,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点,注重科研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开展创新工作室、QC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课题研究等科研工作,组织设计人员发表科技论文、申报知识产权;建成标准规范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制定严谨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计划,细化资金投入方案,实现了资金投入与技术产出成正比,为提高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动力支撑。

如今,创新正在改变着世界,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人深有体会。“在创新这件事上,我们是认真的。”该院副总工程师马倩说道。“2012年,为了在国网公司天津永定河设计竞赛中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方案,我们整整集中封闭了十天,最后拿出的方案占地面积节省了58%,建筑面积节省了17%,节约工程投资29%,形成专题33项,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一代代设计人员凭借“创新精神”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的全国设计竞赛、吉林省优秀工程设计和优秀工程咨询评选中获奖68项,创下了三年内承担科技项目25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取得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科技论文数十篇,多项创新成果被国网公司纳入新技术目录的纪录。骄人成绩的取得与该院多年来突出创新价值导向密不可分,这是该院承担设计任务的技术储备,更是该院发展壮大的“软实力”。

精修主业  为创新增添动力

团队的力量不容小觑,努力超越的追求永不停歇。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强调优势互补,设计团队智慧先行,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设计方案专业评审,先后攻克了组合电器、智能化、装配式、全地下变电站、钢管塔、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后评价等诸多创新技术难题,创造了业内多项“第一”。同时,该院一直参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通一标”的编写、修订,参与吉林省地方标准、企业通用制度、规程规范编制和修编,充分体现出电网建设技术支撑单位的实力担当。

2011年,该院开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ASP的数据模型搭建工作,设计人员历时一年潜心钻研,逐步形成完备的计算数据,数据库初具模型。2015年,为突破500千伏及以上高电压等级计算能力,设计团队开始尝试PSD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数据库的搭建,凭借对网架的前期资料积累,这次设计团队快速完成了PSD的数据库搭建,计算能力大幅提高。

炎炎夏日,该院设计人员每日步行十余公里,对吉林经开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进行现场勘查和交桩。尹航 摄

目前,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掌握了黑、吉、辽三省及蒙东地区的最新“十三五”规划网架,可进行涵盖500千伏、220千伏等各个电压等级的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暂态稳定计算、安稳计算、大型的水火电厂接入系统、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系统等工作。

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发展战略,为适应两网融合的大趋势,该院坚持以创新为导向,根据智慧变电站的发展趋势,打破变电专业一二次界限,积极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应用,学习研究多站融合、智能巡检、设备感知、环境感知,探讨构架和基础位移感知技术,为智慧变电站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十年拼搏进取、潜心钻研,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人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历史,用奋斗注释时代,描绘了改革发展和工业革命大背景下城市电网建设的宏伟蓝图。新时代电网的巨变见证了该院砥砺奋进、跨越发展的峥嵘岁月。

担当有为  为发展探寻路径

为加速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服务吉林经济建设,该院同时开展技术支撑与深化服务,为长春经开、长春高新、汽车产业开发区、净月开发区、长春新区、南部新城、西部新城、白城新区、吉林经济开发区等提供咨询服务,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为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无论是第六届亚冬会供电,还是市政、公路、高铁等大型项目建设,都留下了“设计先行”的印记。

为服务“清洁能源、绿色发展”,该院积极投身新能源消纳项目,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工程建设,为贫困地区提供无偿服务,助力能源绿色发展。对重大工程或创新项目,该院统一组织,分区勘测,集中设计,解决了项目规模大,现场异常复杂的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长春农网第一批、第二批、摘转供、城网升级、高铁配套等超大规模项目。这是该院的一个个“里程碑”,也是该院卓越发展的实力体现。

该院设计团队正在讨论智慧物联系统项目变电工程试点站——长春220千伏洋浦输变电工程相关技术问题。尹航 摄

“人民电业为人民”是电力人传承的服务宗旨。2010年,当吉林桦甸等地发生严重洪灾的时候,该院派出设计精英团队,第一时间奔赴最为危险的灾区,为受灾群众恢复供电,彰显了电力人的责任担当。

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无私奉献、立足专业、发挥特长,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项目中。在国网公司推进 “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期间,该院勘测团队勇往直前,克服高原反应,跨越高山和峡谷,成功突破40公里无人区,顺利完成了西藏波密县八盖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勘测任务,该项目将为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激流勇进  为工程提供支撑

改革释放了巨大的发展红利,但伴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设计市场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要求日益提高。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积极探索实践技术服务发展的新路径,全面升级“全链条”“全视角”“全管控”的“全维”服务体系,开创了技术支撑更加紧密、设计服务更加高效、设计深度不断加强、用户体验更加友好的全新局面。依托“全链条”和“全视角”的专业化服务评价,实行“全管控”,大大增强全员服务的主动性,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3年春节前夕,该院设计人员在长春龙嘉500千伏变电站现场踏勘。马倩 摄

500千伏雅安Ⅱ开关站新建工程是落实中央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的重点工程,是规划特高压电网的重要节点。设计团队对组合电器“一”字型布置和“Z”字型布置进行多方案论证,以创新精神挑战了多项“不可能”。自初步设计开始到工程投运,设计团队扎根现场、及时跟踪,缩短与厂家图纸确认以及专业提资的时间,大大加快了设计进度,最终该工程仅用212天即完成全部建设,创造了建设“新速度”,该院专业的“全维”服务赢得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高度赞誉。

设计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视质量管控为基础管理的“生命线”,在质量管理上保持严谨认真、持续改进的态度。通过强化设计质量管理,深耕细作、创造精品,实现经验的积累、质量的提高、服务的提升,用户满意度逐年提高。

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该院先后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管理体系认证,做到了流程规范、控制到位。该院聚焦专业,严格执行设计成品“三级校审”制度,为打造优质工程层层把关;定期召开全院设计质量分析会,以点带面,防微杜渐;组织国网新文件学习、设计方案应用、参建单位业务交流,拓宽设计思路;实施专业培训+现场观摩的学习模式,促进设计人员技术水平整体提高;调整设计评审方式,分布开展专业评审和综合设计评审,大大提高评审效率;统一编制设计交底大纲,保障设计与施工的无缝对接;坚持工代服务常驻现场,快速响应,为现场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四十年来,该院无重大设计质量、安全事故,是“零”纪录的保持者。

深挖潜能  为未来助力前行

市场就是未来。伴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于2012年整体划转至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实现了企业性质的转变与管理平台的跨越,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2013年,该院设计业务由220千伏及以下向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为主转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该院与诸多大型综合类设计院同台竞技,竞争更加残酷。

面临困境,该院确立实施“稳固省内市场,深挖省外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全力拓展总承包项目”的总目标,升级管理模式、提升技术能力、引进培养人才,逐步实现管理框架与经营模式转型,设计流程与项目管理转型。

勇者无惧、智者无忧、行者无疆。走上转型升级之路的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从未停下过脚步。在转型发展的七年时间里,该院挑战了无数个“不可能”,创造了诸多“第一次”,逐渐成长为综合实力强、服务口碑优的电力设计企业。

今天的成绩,是明天腾飞的基石。该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以专业为核心,以考核为保障,以创新为动力,以卓越为目标,四十载厚植其根。面向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该院凝心聚力绘蓝图,初心不改铸辉煌,为实现“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未来不远,明天更美!

分享到:

关键字:吉林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