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天津电力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

作者:潘冬冬 鲁佳乐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20-01-09 浏览:

2019年,天津市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署了《加快实施“三型两网”,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启动了“9100行动计划”(九大行动计划百项工程),推动“三型两网”建设在天津落地,助力全球首个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结合天津电网实际,确立了2019年在天津市和平区、河西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的工作目标。

国网天津电力选取商业和高端服务业密集的和平区、河西区为示范区,同时确立新八达里和全运村两个新兴区域为先行区,创建了一个整体示范与两个深化应用结合的“1+2”建设模式(和平区、河西区整体示范;先行区深化“设备感知”“用户体验”两个应用),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的“天津范式”。

截至2019年年底,一个体现营配数据精准贯通、智慧用能全面落地、经营绩效多维提升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初步形成,实现了电网状态全面感知、服务体验全方位提升、管理模式优化升级,示范效应初显。

电网更智慧

“我们以示范区内实物ID建设、智能融合终端及高速电力线载波(HPLC)应用为重点,提升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感知能力,全力保障示范区智能电网运行水平。”天津城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陈立东说。

2019年10月,国网天津电力完成了先行区170个台区的智能融合终端的安装工作,成功研发3类7项内置APP,实现了对配电站和户表停电事件的实时感知,先行区台区在线监测率达100%,停电事件主动上报率大于95%。同时,该公司完成了151个低压台区、1.8万具电表的HPLC模块换装工作,实现了分钟级数据采集、停电事件主动上报及台区信息迅速识别。

此外,国网天津电力在示范区启动智慧用能控制系统(CPS)建设,全面感知商业客户的用能状况,引导智慧节能。

“2019年11月,我们已为7家电力客户部署完成CPS,共减少运维人员10名至14名,年节约用能成本约130万元。”天津城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周琨说。

服务更贴心

“不停电”是客户用电的最好体验。国网天津电力全面梳理供电线路及装备,结合先行区电网实际,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不停电作业示范区。

“我们依托城市供电网第一应急抢修中心,利用9类共25辆应急抢修装备的完善功能,组建了一支5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配备了由‘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主持研发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具备全天候开展不停电应急抢修的能力。”国网天津电力设备部配电处副处长王雪生说。

此外,国网天津电力为先行区内18条10千伏线路制定了专属不停电抢修作业预案,打造了软硬件双支撑的不停电作业示范区,实现供电可靠率达99.99%。

增加抢修透明度也是国网天津电力提升用电体验的努力方向。“从手机上就能查看供电公司停电抢修的进程,想着一会儿就能来电了,心里很踏实!”2019年11月25日,家住示范区全运村锦葵园1号楼的张先生所在小区停电,他通过“掌上电力2019”APP,看到了用电抢修的全过程。

同时,国网天津电力利用大数据对示范区近年来的用电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决定在先行区建设无人营业厅,全面改善客户办电体验。无人营业厅利用先进的软硬件,将便捷服务延伸到每一个社区和家庭。

团队更强大

一直以来,国网天津电力主动适应新业务和新技术,打造与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新模式。“我们已完成48张报表线上统一生成,单表的平均生成时间由18分减至5秒,形成了新的报表生成模式。”天津城南公司河西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畅说。

营销和配电数据贯通是营配融合工作的基础。示范区内“站—线—变”数据准确率达100%,“变—箱—户”数据准确率大于99%,增量数据维护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营配数据实现全面贯通。在此基础上,国网天津电力完善营配数据模型及3大类、12小项营配工作流程,打造了营配贯通管理新模式。

“我们抽调来自供电服务中心、营销部、运检部的专业技能骨干,建立了一支业务熟练、一专多能且能够全面、快速、精准响应客户需求的优秀营配运维队伍,实现了示范区内网格化供电服务。”天津城南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孔德恒说。

未来,国网天津电力将探索示范区内多专业协同工作的机制,进一步消除管理壁垒,创建供电服务与管理体系协调联动的工作模式,为区域电网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持续动能。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物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