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具高度互补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

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日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高度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

这份《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9)No.8》指出,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受政府激励政策、不断改善的公共充电网络、技术成熟引致成本下降、车企积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车型选择等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呈井喷状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走势,蓝皮书称,其发展将从政策驱动型逐步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消费重点转向乘用车电动车,消费主体转向私人购买;产业面临补贴力度减小、技术门槛提高、外资限制逐步松绑的新竞争环境;新能源补贴政策转向扶优扶强,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中美两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年销量看,2018年中国、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分别占全球总销量的54.6%和18.3%,居前两位。与此同时,中美等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车生产制造和电池包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优势。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白玫在发布会上表示,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不同,各自竞争优势也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放程度、单一车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国在政策支持力度、产业市场规模、政策综合效果等方面优势明显。

展望未来,两国可在初始成本、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等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例如,美国可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做法,保障新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吸引投资;中国可借鉴美国市场化运作的管理能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等。(完)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