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河南电力大力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0-01-09 浏览:

“以前找充电桩最让人头疼,不知道哪里有、是否空闲,而且不同充电桩有不同的移动应用,要在不同移动应用之间频繁切换。现在用河南充电移动应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1月3日,河南郑州车主李伟龙对手机中新下载的“河南充电”移动应用赞不绝口。这个移动应用是由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开发的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场景的移动端。

今年,在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利用数字技术为传统电网赋能,集中资源大力建设“两示范一中心”(河南省能源大数据综合示范、兰考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国网河南电力大数据中心),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打破数字壁垒 统一归集能源大数据

“当前,河南新能源快速发展,平台接入了风电、光伏发电场站实时运行数据,为新能源消纳建立了‘红橙黄绿’四级预警机制。”2019年11月29日,河南电力经研院技术人员王圆圆指着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平台上的“新能源规划与消纳监测预警”场景说。

2017年4月,为助推河南省能源转型,河南省政府委托国网河南电力启动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2019年,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5个省级示范工程之一。由于采取政企共建模式,该项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了省级能源大数据的统一归集和管理。“这个中心累计接入数据涵盖煤、油、气、新能源和全省重点用能企业数据,还包含国网河南电力智能电表、社会充电桩等数据,初步构建了河南全省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国网河南电力互联网部建设处处长智海燕说。

目前,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已建成规模以上工业行业运行状态监测、能源监测预警和规划管理等8个场景,是辅助河南省政府决策的一个典型案例。

畅通数据跑道 探索县域能源转型

“我们商城加入兰考能源互联网平台后,供电公司精细化监测商城的用电情况,帮我们制订了节能降耗方案,省了不少电。”2019年12月2日,兰考县新世纪量贩商城经理邵安杰说。

邵安杰提到的兰考能源互联网平台,是国网河南电力建设的兰考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的核心框架之一。2018年,兰考启动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后,国网河南电力和兰考县政府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兰考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探索县域能源转型新路子。2019年,该项目列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5个县级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任务之一。

“在政府的支持下,兰考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解决了以往县域能源统计体系缺失、能源数据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畅通了各个领域的‘数字跑道’,从而促进全县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为提高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农村能源清洁化智能化水平奠定了数据支撑。”该项目参建者、河南电力经研院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能源研究室主管李鹏说。

截至2019年11月底,该项目平台已经归集了兰考近5年人口、生产总值等5类年度经济统计数据和油、电、气、热4类月度能源统计数据,初步实现兰考“全品类、全链条、全县域”能源生产数据可观可测。

“项目可以为光伏发电、风电等能源生产企业提供负荷优化信息,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能源传输企业提供能源生产及消费数据服务,提高电能输送效率;为特色农业提供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节负荷等多种能源协调控制策略服务,提高企业用能效率等。”李鹏进一步解释该项目建成后所能提供的多元化服务。

2016年,兰考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约7%。随着该项目深入推进,预计2021年兰考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县域全社会用电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0%。

挖掘数字价值 驱动生产经营管理升级

除了面向政府和客户,国网河南电力还充分利用自身大量信息数据资源,成立了国网河南电力大数据中心,围绕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各类应用场景的建设,实现数字驱动生产经营管理升级。

“原先人工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1个小时就能完成。”2019年12月3日,国网河南电力客户服务中心95598客户服务室员工王俊说,借助国网河南电力大数据中心应用发布系统中的客户投诉综合分析场景,客户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显著提升。

该场景带来的不仅有效率的提升,还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面对客户投诉,该场景通过分析2015年至今的故障报修及系统投诉等工单信息,深度解析客户投诉关键因素,定位河南各地市供电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客户诉求,为各市供电公司提升服务水平明确方向,提供策略建议。”王俊说。

目前,国网河南电力大数据中心已整合分析涵盖营销、基建等10余个业务系统69亿条数据,完成包含客户投诉综合分析、配电网大馈线停电识别在内的8类15项应用场景的开发,在大馈线停电识别、市县供电公司经营评价、配电网规划可视化管理、电网基建项目建设进度管控、配电变压器运行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物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