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汽车产业:2025年我国全面切换中国工况

作者:万仁美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9-11-19 浏览:

测试工况是衡量车辆油耗、电耗以及相关节能、性能指标的基础。此前,我国采用NEDC工况,消费者时常抱怨标称能耗、续驶里程与实际相差较大。

如今,我国有了自己的“中国工况”,能真实反映实际油耗、能耗等。那么,“中国工况”推广应用进展如何?尤其是当下轻型汽车检测采用WLTC工况,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在11月8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工况开发应用技术研究会上有了答案。来自全国汽车标准化组织、汽车企业及中国工况研究团队约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传递的信息表明,2025年之后,所有车型全部采用中国工况。

■全面切换中国工况前设置2~3年过渡期

事实上,车企的油耗或续驶里程标定并没有“造假”,和实际数据差异大的根源在于测试工况。以前我国采用NEDC工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驾驶者会长时间按照工况条件行驶,这必然导致实际与标称相差很大。

NEDC工况存在哪些问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四室主任郑天雷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试验工况非瞬态工况,市区市郊里程分配不合理,无法全面评价车辆的节能与排放性能;二是试验加载质量、分段加载方式不合理,部分节能技术效果无法体现或体现不全面;三是固定渐变系数设置也不合理。

2019年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36146.1-2019)和《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2部分:重型商用车辆》(GB/T36146.2-2019)。这两项标准建立了中国自主工况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2017年中国工况研究接近尾声之时,确定了国六标准采用WLTC工况。当时有过一些争论,经过多轮协调,最终确定采用中国工况是方向。”郑天雷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方案是,2025年之前,轻型汽车中的汽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采用WLTC工况,重型商用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采用中国工况;2025年之后,所有车型都将采用中国工况。

在指标类标准中,值得注意的是GB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第五阶段)已经完成向中国工况切换。我国已确定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到4L/百公里。郑天雷说:“这个标准数值是基于NEDC工况确定的数值,切换到中国工况后,这项数值将有所调整。”

在标识类标准中,标识修订将在标识样式、参数上兼顾中国工况和WLTC工况。“中国工况具体导入工作和导入时间届时将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郑天雷表示,WLTC向中国工况过渡无疑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对此将设置2~3年过渡期,淡化过渡期标识变化等带来的影响。

■推动PHEV综合管理纯电动车告别等速法

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能耗测定,既涉及到油耗,又涉及电耗,以往缺少一套完善的方法评价其节能性。推行中国工况后,将进行相应的折算,最终得到惟一的标准数值,从而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进行综合管理。郑天雷说:“中国工况将是全球首项纳入能耗折算的PHEV测试标准,引导关注油耗和电耗,这有助于我国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

纯电动汽车采用中国工况,不存在WLTC工况切换问题,重点是继续完善检测方法。现有测试方法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实验误差或操作失误,修订的方法将删除等速法,增加减少试验时长的缩短法。郑天雷说:“缩短法的测试时间将比原来减少约60%。”

纯电动汽车的测试还将增加高低温下开启空调的试验规程,更客观、真实评价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和续驶里程,其中,低温设置为-7±3℃,高温设置为30±2℃。此外,燃料电池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测试方法也正在制定中。

郑于雷介绍,中国工况标准将纳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支撑“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支撑轻型汽车油耗标示、备案和通告制度建立,支撑汽车节能相关财税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从WLTC向中国工况切换,将增加企业的工作量,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将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不同的切换方法,切换方案思路得到有关部门肯定。”郑天雷说。

■耐久性工况研究提上日程进一步完善中国工况

中国工况的总体框架已搭建起来,随着时间推移,这套体系也将持续完善,工信部等部委将继续支持中国工况不断更新。据介绍,2019年4月~2020年4月,中国工况工作组继续在天津、北京、南京、合肥、武汉、南昌、福州、厦门开展为期一年的数据采集工作,涉及100辆车,截至会议之前,上线车辆天数达到1.3万天,行驶里程达180万公里。

4~6月,工作组已在深圳、无锡、西安、成都四地对纯电动物流车开展了3个月的数据采集,涉及35辆车,行驶里程达1.7万公里;7~8月,与其他单位合作采集了56辆新能源城市物流车2个月的实际行驶数据,共计4.2万公里。

天检中心排放节能部交通与能源环境室主任李菁元说:“采集的数据正在不断更新中,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工况标准,使得中国工况测试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耐久性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中国工况还将进行耐久性工况开发。据了解,现阶段企业开发的耐久性工况普遍采用国外咨询公司方案,基础数据大多数来自于欧洲,与中国实际不符合,耐久性设计可能存在过设计或者欠设计的情况。天检中心排放节能部交通与能源环境室工程师于晗正男说:“企业普遍承诺保修时长及里程,甚至终身保修,这些承诺制定都必须基于对产品耐久性的准确评估,这是建立在中国工况测试基础上的新课题。”

对于整车来说,缺少耐久性工况开发,也就意味着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耐久性考核缺乏依据。动力总成作为核心零部件,将成为中国工况耐久工况开发的重点之一,这关系到整车耐久性的优劣。津华诚认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耐久工况开发的核心是将用户使用过程的车辆运行状态与在试验场或台架上的运行状态进行关联,从而缩短开发验证周期,并降低成本。”

目前,中国工况在轻型车辆上还不是强制标准,但可以采用自愿性认证。该负责人表示,中国工况不仅对企业产品开发有意义,还可以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告诉消费者真实情况,树立诚信的企业形象。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