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光电转化率高达33% 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前景看好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0-25 浏览:

 
    编者按:1816年,苏格兰牧师罗伯特•斯特林(RobertStirling)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外燃热机。这是一种外燃的闭式循环往复活塞式热气机,有别于依靠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获得动力的内燃机。此种热气机被称为斯特林发动机。时隔近200年后的今天,伴随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开发,这种斯特林机正在被应用在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记者日前获悉大连星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成功25KW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就此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王振声。

    中国储能网:请简单介绍一下斯特林发动机的特点和当前的应用范围?
    王振声:斯特林发动机也称外燃机,它的发明距今已有近200年时间,和蒸汽机的历史差不多,它的特点首先是燃烧连续,由于工质不燃烧,因此没有内燃机的爆震现象,噪音低;其次可以使用任何燃料,其燃烧室在外,燃烧的过程与工质无关,适用于各种热源,对燃烧方式无特殊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寿命长、维护方便、燃烧效率高。这种热气机目前在世界上应用于军事领域较多,特别是在潜艇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中国储能网: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王振声:太阳能斯特林发电系统通过太阳能聚焦装置收集太阳光,再反射到系统的集热器上,巨大的热量加热斯特林发动机中的惰性气体(一般是氦气),气体受热膨胀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中国储能网:相对目前太阳能发电领域主流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斯特林发动机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优势在哪里?
    王振声:光伏方面,无论是单晶硅、多晶硅或薄膜电池技术应用在光伏发电上的光电转化效率一般都在8%—15%左右,而且其转化效率衰减快,一般3—5年就衰减5—8%。而且目前应用较广的多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其多晶硅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过程,生产能耗需要3—5年才能回收;
    光热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太阳能槽式、塔式光热发电的光电转化率也只有9%和11%。
    相比之下,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的光电转化率高达33%。而且还存在应用灵活、无需消耗大量水资源、占地面积小等优势。

    中国储能网:请简单介绍一下斯特林光热发电的应用范围?
    王振声:斯特林光热发电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但可以应用于建设大面积的光热发电站,也可采取风光互补的发电方式,应用于现有的风电场;同时还可以采用光热、燃气综合加热的混合发电方式。同时,也特别适合在沙漠、山丘等缺水地区;适合于在缺水、缺电的偏远海岛、农村、牧区、海洋钻井平台等地区建立分布式电站,也适用于城市楼宇家用小型电站离并网供电方式。

    中国储能网:相对其他的太阳能发电方式,斯特林光热发电的经济性如何?
    王振声: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达到批量化应用后,其成本预计可以达到1美元/瓦,与光伏发电的投资成本接近,更低于传统的槽式光热发电的2.7美元/瓦和塔式光热发电2.5美元/瓦的平均成本。从经济性上分析,斯特林光热发电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储能网: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目前还属于一项新生事物,您对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的前景是如何看的?
    王振声:一项技术的商业化利用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我们研发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并将其投入商业化运作,是基于这项技术本身特点而决定的:
斯特林机不仅适用于大型发电厂大功率、大范围的需求,而且方便灵活的特性也使其能适用于一家一户,更能解决偏远地区电力需求问题;同时,利用斯特林机储能的特性,该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风光互补型分布式发电厂;除此之外其电热冷三联产的特性使其较其他光热设备能更加充分的利用能源。基于斯特林技术上述特点我对其在太阳能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前景充满信心,也对我公司研发的产品充满信心。我公司产品的研发起点高、进度快,攻克了技术难关,取得了技术突破,这使得我公司的斯特林机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相信未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公司员工的不断努力下,大连星火新能源一定能够引领斯特林光热发电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斯特林 光热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