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辽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团队正在利用新上线的能源与电力供需平台,开展辽宁省“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思路》的研究。在归集、校验有关数据时,团队成员张娜说:“半年之前,我们还是靠人工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的。现在,有了能源与电力供需平台大数据库,节省了很多时间。”
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实验室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以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分析预测等理论为基础,实现能源电力大数据智能分析、能源电力经济精准预测、电力经济关系研究、新能源消纳分析及预警等七大功能,是涵盖经济—能源—电力的全维度智能化实验室。
建设实验室应对复杂的电网发展环境
12月6日,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高效完成了《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涵盖辽宁省可再生能源现状分析、中远期规划目标、长效机制建立的相关建议,能够为辽宁省发改委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负责人潘霄说:“我们需要依托数据开展分析与预测,否则寸步难行。”编制人员在掌握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数据的同时,还要掌握宏观经济、气象、政府政策等数据。以往这些数据需要靠个人积累,编制人员要尽可能地从政府重要会议、能源电力相关规划文件中找寻并加以解读。
以每年编制的电网滚动规划为例,编制人员为了完成数据收集,需要国网辽宁电力相关部门提供相应数据,比如发展策划部的电力电量平衡情况、设备管理部的运行设备情况、营销部的营业收入情况、财务资产部的财务状况等。收集工作涉及部门多、需求数据杂,且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工作量极大。
“前期,团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统计、校验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而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要保证,这样一来,后期编制时间非常紧张,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潘霄说。
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与政策环境,为了在能源电力发展规划、企业战略研究、管理咨询、课题策划攻关等方面为国网辽宁电力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辽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并于2019年完成一期建设。实验室夯实基础研究,具备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能够以更先进的研究手段提升在企业乃至政府决策中的支撑力。
全维度大数据平台分析更快更准确
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成立后,汇集国网辽宁电力企业中台、国家统计局数据平台、气象科学数据平台、中电联行业数据、国际能源署行业数据等资源,搭建了全维度的能源与电力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跨专业的大数据采集、智能校验,以及对能源经济及电力行业海量数据的查询、处理、分析功能。
11月7日上线的能源与电力供需平台还具有宏观经济、能源供需、电力需求、负荷特性分析、电力供应、新能源消纳等模块。潘霄介绍说,近期开展的《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就充分利用了这些功能:“这次,我们减少了人力投入,却有充足的时间夯实报告内容,拓展研究深度。”
团队通过功能模块调取企业各部门有关数据,通过宏观经济模块搜索到较为详尽的外部数据。前期节约了50%的人力和时间,且进一步保证了报告的准确性,更好地实现“通过电力看经济”与“通过经济看电力”的目标。
目前,实验室正在开展多项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报告编制,配合将电网规划等重大事项纳入政府能源电力规划。
“本土化”功能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数据支撑
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上线了一系列平台、模块、系统工具,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手段和准确的预测方法。其中,在模块创建方面,该实验室结合辽宁电网的实际情况,创新研发了“新能源消纳”模块,实现功能“本土化”。2019年,这一模块帮助实验室专项研究组完成了“辽宁省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专项研究”课题的实施、分析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
为什么要增加“新能源消纳”模块?潘霄道明了其中的缘由。辽宁电网是具有风、光、水、火、核、生物质、电池储能等多种电源的省级电网,能源数据种类多样、特点鲜明,收集难度大。同时,辽宁电网也是东北电网的枢纽和负荷中心,承担着从东北电网向华北电网输电的使命,清洁能源消纳面临较大压力。这也增加了课题研究、数据分析、报告编制的难度。另外,以前关于清洁能源消纳的预测方法有很多种,难以实现计算方法的统一性、数据收集的标准化。
因此,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结合辽宁电网清洁能源的独有性和复杂性,创新开发了“新能源消纳”模块。团队成员通过该模块,可以定期监测各地区新能源装机及发电情况,定量评估新能源资源分布情况,研判季度、年度以及未来1~5年新能源消纳的前景,预测新能源消纳指标,实现“按月监测、按季评估、按年预警”的目标。
目前,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正在推进二期电力供需平台建设,围绕当前“三型两网”建设的深入推进,结合辽宁电网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发泛在电力物联网规划辅助模块、基于能源电力大数据平台的能源规划辅助模块、拓展辽宁电力经济关系模块等,进一步加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构架体系,通过科学分析、科学预测,为辽宁电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