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到2022年,青岛计划建立2.8万个5G基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9-10-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26日下午,由前海母基金、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赴深圳体悟实训队等联合主办的“资本 科技 城市”青岛市股权投资高峰论坛,在鲁商凯悦酒店开幕。在5G产业圆桌论坛环节中,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成,海信集团电子信息集团副总裁马小航,青岛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子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海洋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冯立强,围绕中央赋予青岛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的使命及青岛十五大攻势,共同探讨5G带来的机遇。圆桌论坛由中电信方舟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高宏亮主持。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成从四个方面阐述5G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把基站建设好,按照统筹规划推进;二是深入融合打造产业生态;三是整合各方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把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聚合起来,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青岛特色;四是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扩大开放。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拟将产业集群作为5G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把应用场景作为主战场,从青岛的实际出发,使5G解决方案从展厅走向市场。经过和运营商、产业部门的共同探讨,青岛市计划到2022年建立2.8万个基站,在产业应用方面重点打造精品网络和产业网络。

海信集团电子信息集团副总裁马小航就5G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应用发表见解。他表示5G是一个方向,其高可靠性、低延时性就是为智能制造准备的;作为企业来讲,5G不仅仅是一个通讯技术,而是智能制造的完整解决方案。另外,马小航提到5G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因此,政府和企业要考虑如何吸引通讯人才为山东半岛、青岛市的5G产业贡献力量。

青岛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子青表示以5G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码头的操作模式。青岛港正在策划把自动化码头方案和成功经验集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品。此外,山东省也正在进行港口整合,成立了山东省港口集团,为整个方案在山东港口内部的推广创造了机遇。“一家码头做不了整个5G全场景的应用,5G研究应用还处于实验阶段,离着成熟的产品还有一定的距离,希望青岛市能够高速完善5G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海洋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冯立强对5G技术在传统海洋科研和海洋勘测上的应用进行交流。海洋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环境的监测、分析、数据模拟。目前,数据获取的海上环境立体观测网络基本完善,5G技术应用有望突破实时传输的制约。

分享到:

关键字:5G基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