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技术创新攻克高原电网建设难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9-12-31 浏览:

 12月25日,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的三奥雪山已是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射下,新建的500千伏马色线将一座座铁塔与山峰相连,成为一道新风景。

500千伏马色线是马尔康市至黑水县色尔古镇的一条输电通道,计划于2020年10月建成投运。届时,它将承担起阿坝州水电外送的重任。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承建的Ⅵ标段线路长30余千米,全部位于黑水县境内,跨越三奥雪山山麓,平均海拔2600米。自2018年1月工程启动建设以来,该公司克服高原施工大跨越、大高差、大转角带来的技术难题,顺利完成施工任务。11月中旬,Ⅵ标段贯通。

大跨越易绞线 松紧结合巧分导线

顺着马色线N314号塔向前望去,跨越山谷、直线距离超千米的N315号塔有些朦胧。

“这档线路的档距为1312米,还不是Ⅵ标段最大的跨越。”重庆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现场项目部经理林松介绍,档距1000米以上称为大跨越。在Ⅵ标段,线路途经区域山势陡峭,深沟峡谷多,档距1000米以上的有8档,1200米以上的有5档。N344号塔至N344A号塔的档距达1480米,为该标段最大档距。

大跨越在施放导线过程中容易出现绞线,由于档距大、导线重,处理困难。“在平原和丘陵地带,线路高差和弧垂没这么大,我们就用绳子往下拉,分开绞在一起的导线。”重庆送变电公司架线班班长周登万说,这次线路多在高山深谷中,沟深、落差大,绳子不够长,导线重,用原来的方法很难分开绞线。

“我们曾经为处理一档导线绞线耗费了43个小时。”周登万说。8月20日下午,因突刮大风,一处正在施放的左中相四根导线绞在一起。施工人员先用张力机为第1、3根导线松线,再利用牵引机将第2、4根导线紧线,通过重力使绞在一起的导线慢慢分开。其间,施工人员不停地紧线、松线,反复操作,才将4根导线分开。

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施工人员利用此方法解决了多处大跨越绞线问题。

大高差防磨线 落地滑车帮忙过

马色线Ⅵ标段很多铁塔都耸立在山脊上,周围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连行走都困难。由于特殊的地形,铁塔间形成了很大的“身高差”。

“项目共57基铁塔,架设在山脊上的铁塔就有15基。”现场项目部技术员夏帆介绍,线路高低相差400米以上称为“大高差”。在Ⅵ标段,高差100米至300米的有24档,400米以上的大高差有3档,最大的相对高差达到545米。而铁塔塔基所处的坡度也达到40~50度。

高差过大,导线展放时容易发生磨地、散股、断股等情况。为防止导线磨地受损,施工人员在离地较近处设置落地滑车,让导线顺着滑车通过。

“N344号塔至N344A号塔放线时,我们就设置了4个落地滑车。”夏帆说。这档线路的高差超过300米,施工人员将落地滑车固定在山脊上,避免导线拖地受损。在放线作业中,项目部最多一次设置了8个落地滑车。

夏帆说,在Ⅵ标段,超过九成的铁塔架设在山脊上,车辆无法直达。施工人员需步行上山,搭设索道运送塔材。步行距离最远、海拔最高的塔是N328号塔,海拔3100余米,从公路到山脊铁塔处往返一趟大约需要6个小时,一天只能走两个来回。搭设这基铁塔的运输索道就用了半个月。

不仅如此,部分铁塔所处位置高低不平,场地有限,塔材无处堆放。施工人员只能运送一块组装一块,组立一基铁塔的时间是平原地区的4倍。

大转角绕道 保护藏寨风貌

石头墙、梯形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这是黑水县常见的景致。很多藏族居民世代生活在这里,形成了有名的藏寨。木苏乡大寨子、比日坝、日十多村相邻,是藏族居民聚居区。

马色线原计划要跨越这些藏寨,拆迁部分房屋。“我们采用大转角、绕圈走的方式,避开了这些藏寨。”现场项目部质检员陈阳介绍,为减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线路围着几个藏寨绕了一大圈,线路走向也由直线变成了“Ω”形。

线路走向迂回,使铁塔数量和线路长度增加了近一倍。铁塔由7基增加到13基,多架设线路2000余米,增加投资400余万元。同时,这段线路多处采用了大转角,30度以上的大转角铁塔有4基,最大转角超过了48度。

“这么集中的大转角,在我们承担过的工程中很少见。”陈阳说,“从空中鸟瞰,‘Ω’形圈一定很漂亮。”

分享到:

关键字:电网建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