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打造世界一流风电基地
600万千瓦全球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
落户乌兰察布
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启关键一程。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工程现场召开,标志着项目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该项目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开发规模最大的单体陆上风电项目,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示范项目,也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预计项目将于2020年并网发电。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出席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与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江毅代表双方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清洁能源基地
推动能源转型
去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作为推动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国家电投将目光投向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地区风资源丰富,紧邻京津冀电力负荷中心,是我国风电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做好该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京津冀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服务绿色冬奥具有重要意义。
钱智民指出,规模化、集约化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增强能源跨区互济能力,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电投创造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内蒙古视察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行业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电投 “2035一流战略”的重要实践。乌兰察布风电示范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我国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的重大工程。截至目前,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和第三大风电企业,形成了绿色多元的电力结构。
乌兰察布风电示范项目占地面积约2072平方千米,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所发电量将通过500千伏交流通道跨区域输送至京津冀电网。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董事长)刘明胜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电能近200亿千瓦时,替代标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作为平价上网项目,每年可减少国家和地方补贴24亿元,20年经营期内总计节省财政补贴约480亿元。
国家电投将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理念和“大兵团”战术,把乌兰察布风电基地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新能源基地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不但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还将为陆上风电场集中开发、先进技术运用和生态改善提供实证经验,为风机制造和智能运维提供创新平台。
实现“六个示范” 打造“六个一流”
早在2015年,国家电投就提出基地化开发建设乌兰察布新能源项目的战略构想,制定打造世界一流风电基地的建设目标。乌兰察布风电示范项目拟通过“平价上网、先进技术、智慧智能、工程建设、生态改善、社会效益”六个示范,实现“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设备、一流工程、一流运维、一流成果”六个一流目标。
“乌兰察布项目具备平价上网的先天优势,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实现平价上网和技术进步的举措。”刘明胜介绍。乌兰察布地区风能资源品质高、可开发量大、风向稳定、距离负荷中心较近。该地区多平原和缓丘,项目建设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开发,具备规模化平价上网的优势条件。同时,项目在设计、风机设备选用、工程建设、运维管理等方面以更高标准实施,为平价上网创造更成熟条件。
在技术方面,项目将采用高分辨率全球气候模型、5G通讯、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结合不同地形优化风机排布,中标机型单机平均容量4.16兆瓦,带动国内陆上风电机组从2.0兆瓦时代迈向4.0兆瓦时代,且故障率控制在0.5%以内,总运维人数较常规风电场减少一半以上。
同时,该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察哈尔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刘建平介绍,项目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当地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预计带来至少1000个就业岗位和50亿元的风机研发、制造投资。
据乌兰察布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11个旗(县、市、区)中有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风电基地的“风、光、草、牧、农”模式将同步拉动当地工业、农牧业、旅游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对于推动乌兰察布市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已建成为我国重要煤炭、火电和新能源基地,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着重大作用。多年来,国家电投积极投入到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在内蒙古区域电力装机950万千瓦,煤炭产能8100万吨,电解铝产能86万吨,铁路389公里,资产总额近1000亿元,年缴纳税费50亿元,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五年,国家电投规划在内蒙古投资约1100亿元,重点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光伏治沙、煤电一体化、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氢能、核能供热等项目,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