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的县域示范样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9-10-14 浏览:

江苏南京溧水区供电公司

“三型两网”建设是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战略举措。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始终遵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部署,坚持“两网”融合,注重实用实效,系统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溧水区供电公司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全力打造涵盖输、变、配、用各环节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目前,县域示范样板建设初成规模,在电网运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 筑牢基础,率先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

按照公司顶层设计和省市公司方案部署,溧水区供电公司以营配调贯通为基础,在云、管、边、端各环节创新突破,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综合示范效应。

(一)深化业务融合,流程全线贯通。今年6月,溧水区供电公司率先完成营配调优化提升,支撑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数据同源,夯实专业基础。率先启动SG-CIM4.0模型在源端系统应用,初步实现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核心功能,促进配网数据统一维护、集中管理和协同共享。电网同图,助力精益管理。优化配网“一张图”录入模式,完成283条中压线路、4447个低压台区的现场核查和数据修正,9月份成功完成12次故障自动研判及主动抢修。业务同线,全面提质增效。以流程贯通代替数据交换,9月份共完成32笔中低压停电信息精准推送到户,在线自动编制17项业扩工程供电方案。

(二)打通接入通道,业务全面承载。构建协同一体化泛在终端接入网络,提升物联基础支撑能力。全域覆盖,实现泛在接入。累计接入设备状态感知、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等业务终端5100余个,配电自动化站点“三遥”率达到100%。全时可用,安全可靠运行。优化完善运维体系,专网承载业务在线率较光纤和公网分别提升15和2个百分点。

(三)推动边端协同,数据全程在线。4月,率先将110千伏南门变改造为智能全感知变电站,电网侧、客户侧感知数据融通共享。全面感知,探索区域自治。在溧水南门区域,按需补装传感设备,部署边缘物联代理,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实现设备缺陷主动预警、在线状态评估,运检工作效率提升50%。实时交互,提升客户体验。试点建设智慧台区,在不更换电表、兼容利用好现有系统前提下,全面唤醒台区感知能力,实现客户用能信息分钟级感知,打造全电网实时拓扑,支撑主动抢修、负荷辨识和“互联网+”等业务。

二、创新应用,全面赋能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对内提升企业运营质效。深化专业协同,促进同期线损管理能力稳步增强,10千伏分线线损日合格率同比提高6%,稳定在98.5%以上。提升智能水平,率先上线电网监控“最强大脑”,故障处理由“事后分析”转向“事前预警”,故障研判时间由“分钟级”缩短至“秒级”。迎峰度夏期间,提前感知缺陷6起,成功避免设备故障和客户停电,配网抢修工单同比下降28.47%,平均抢修时长缩短40%。

对外实现服务创新发展。用“数据贯通”代替“客户跑路”,全面推广线上业务办理,客户至营业厅办理业务数量下降45%。打破专业壁垒,试点营销班组柔性设置,高、低压平均接电时长均压降60%,分别缩短至18天和2.5天,万户投诉次数0.23次,位居全省前列。挖掘电网、用户数据价值,构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上半年完成营收1900万元,推动“用好电”向“用好能”转变。

三、再接再厉,开展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创新实践

在下阶段工作中,溧水区供电公司将从“智能协同、数据驱动、服务创新、业态拓展”四方面着手,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以营配调贯通为基础,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运行上的应用。加快推进用电采集物联网化改造,全面开展智慧台区建设。研究拓展多站融合等多元化运营模式,促进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多流合一”。加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开发,开展面向市场化的体制机制规范化创新,提升社会综合能效,促进业态创新。打造“电网区域智能控制、客户全程数字服务、企业业态多元融合”的泛在物联县域示范样板,支撑南京电网智慧运营与综合能效提升综合示范建设,助力实现“两个50%”。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物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