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绿色电网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大力实践背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演进。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多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倡导清洁能源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力推动了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向清洁、低碳、高效转型。

今年年初,公司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构建绿色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保卫蓝天、青山和绿水,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能源生产愈发清洁

2019年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青海全省连续15天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的“绿电15日”,实现360小时用电零排放。数据显示,“绿电15日”期间清洁能源累计供电量28.3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1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2万吨,再次刷新了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近年来,在国家能源战略引领和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发电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仅水电、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几年稳居全球第一,发电与并网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9.8%,是1949年的4750倍,清洁高效供给结构日益优化,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18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2.1万亿千瓦时,较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近2956倍和45倍,占总发电量的29.6%,位列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能源发电与消纳比例的提升,都离不开安全、绿色、高效且具有高平衡调节能力的电网。

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综合能源利用率的政策措施,统筹推动电源、电网、市场有机衔接。截至2019年9月底,公司已建成“十交十一直”特高压跨省跨区输电工程,全面提升了清洁能源消纳输送能力。

同时,公司建成国家级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和27个省级电力交易平台,为新能源大范围消纳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托大平台,2018年,公司经营区域内完成新能源省间交易7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8%;此外,交易平台还设立省间发电权交易专项市场,大力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全年完成省间清洁能源发电权交易318亿千瓦时,同比翻一番。

通过跨省区现货交易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等新机制,公司探索出一条市场化消纳清洁能源的新途径,为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积累了经验。

能源消费愈发绿色

电能一直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电能替代、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对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早在十年前,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对电能替代技术的探索,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实施了一些电能替代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公司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项目3.1万个、替代电量1400亿千瓦时,使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4.13%,相当于减少燃煤2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00万吨,有力提升了我国电气化水平。

2017年,公司正式印发了《“十三五”电能替代规划》,系统布局了电能替代工作,确定了分地区、分领域替代电量目标和重点任务。各省公司按照公司统一部署,都制订了推进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替代领域和阶段目标,并有序推进。

公司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并在机场、港口、新建景区、机井灌溉等用能领域推广电能替代,建成统一便捷的车船联网运营服务平台……目前,电能替代已成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

不仅如此,公司充分发挥平台属性,打通电网全产业链,联合上下游企业,凝聚绿色发展合力,共建绿色产业。公司还优先采购高能效和环保标志产品,推动电力装备业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和国产化率,与电力装备制造商共同研发特高压关键设备,开发节能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

电网规划建设愈发环保

2014年,青藏联网工程荣获第八届中华环境奖生态保护大奖。“驰骋高原的光明使者,跋涉天路的生态军团,搏动能源命脉,不打扰古老的宁静,构筑生态防线,守护着最初的面庞,海拔最高的电力长廊,世界屋脊的绿色典范。”——这是当年组委会对该工程的评价。

早在工程规划环节,保护高原植被及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多项措施就已被纳入考量;川藏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最后两跨只为绕开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藏中联网工程为了把米堆冰川最好的风景留给后人,将电力线路架在陡峭悬崖上……这都是电力建设者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案例。

国家电网每年新开工110(66)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线路上万千米,穿越高山、丛林、草甸、湿地、荒漠等不同生态系统。公司因地制宜、合理施策,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选择有针对性的绿色施工方案。

减少工程占地、节约土地资源,是绿色建设技术应用的另一个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今,公司新建输变电工程累计节地超159万亩。一系列绿色建设技术的应用,使公司新建变电站在全寿命周期内节水近80%,每年可节水近100万立方米。在节约材料方面,通过变电站和线路杆塔建设当中的多项技术优化,每年节约铜材近8000吨、钢材超3万吨。

公司开发了六氟化硫净化处理系统,建立了“分散回收、集中处理、统一检测、循环利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近年来累计回收处理六氟化硫气体293.7吨,相当相于减排二氧化碳气体702万吨。针对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等废弃物,公司也实施了环境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新时代,新起点,公司将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发展,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强劲的国网力量。

分享到:

关键字:绿色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