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新要求和挑战。
以充电为例,基于充电桩的快充和慢充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方式,但是充电模式仍然存在着三大问题,成本问题、安全问题、便捷问题。
以安全问题为例,来自于国家监控中心的数据,根据过往在全国发生的电池包的过热数据统计,其中75%以上都是在充电模式下发生的,而在充电模式下主要是快充造成的。
在此背景下,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换电模式就成为不少车企探索的方向。在近日举行的泰达论坛上,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介绍了北汽新能源布局换电模式的考量和最近的进展。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
面对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成本、安全、便捷性问题,换电模式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空间,马仿列认为,换电模式是新能源汽车能源供应网络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营运车辆领域,现有的快充和慢充模式难以满足运营时间长、行使里程长的要求。
基于此,北汽协同合作伙伴,通过多年的攻关突破了换电技术,并以市场为导向优先满足北京等大型城市运营车辆需求,率先在全国出租车、网约车领域推进换电技术,围绕以出租车为例的运营里程长、车辆负荷大的特点。改善了电池安全与整车成本问题,让其成为充电模式的又一重要补充。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通过集中充电,对大量电池集中充电,统一配送,集中电池调配,更换集其他服务为一体。
对于为何会加大在换电领域的投入,马仿列认为,相对慢充和快充,换电技术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时间短,慢充一般几个小时,快充至少也得半小时到40分钟,而换电只要不到3分钟就能实现电池能源的补充。
第二,由于换电采用小电流慢充,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在30%-60%,这个是对目前运营的车辆完全用数据支撑,完全在快充模式下和小电量慢充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比较,它的寿命就有明显的一些优势。
第三,安全性高,由于换电是采用恒温恒湿,小倍率充电,实现了多重保护,使电池过热的风险得到了大大地控制。
第四就是购车成本低,在换电技术的模式下,派生出了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用户买车可以只买裸车,电池可以是租赁的模式,在换电技术的支撑下用这种商业模式,大大降低了用户购车成本。
第五,它的优点是因为换电模式可以利用夜间波谷充电,所以充电成本大大降低。
第六是对电网的冲击小,可以实施分阶段小负荷充电,所以在对整段的电网冲击负荷也比较小。
第七是设备投资小,一个换电站至少服务200-250的车辆,投资一个换电站100多万,如果服务200-250辆车的快充站建设,它的投资成本远远大于这个数。
第八是土地利用率高。同样是刚才的道理,如果服务200-250辆车的快充站,一辆车要站用一个车位,而换电站同一个车位一个站一天可以服务200-250辆车,所以土地利用率也是非常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换电模式上,北汽并不只是用了换电,排斥了慢充和快充,我们是快慢充加换电于一体,事实上这种模式同时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供应的补充。
在基于换电技术下,北汽还派生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北汽基于对换电技术的深入研究。北汽集团联合华为、敖东新能源等优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推出了擎天柱计划。计划在2022年之前,投资超过100亿,在全国范围建成超过3000座的充换电站,投放车辆超过50万辆。
目前,北汽实现了EU220、EU260、EU300三款车型的换电和推广,同时正在推出EU5的换电板。目前北汽新能源分别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等11个城市投放了1.3万余辆换电车辆,并在全国13个省市建设换电站160座,可以说北汽新能源也是第一家把换电技术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公司。
在换电站建设方面,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具备工业化、模块化换电站的建设能力,可以在前期准备好换电站的前提下,三天之内完成一座换电站的建设和安装,具备了充电站的模块化建设、快速建设的能力。
马仿列介绍,2015年3月北京的两会、2010年的G20杭州部长会议期间,北汽集团的换电车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在厦门广州推广换电模式,受到了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广泛地欢迎。其中原因就是通过这种商业模式,给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用这种模式综合下来的收益一个月至少可以增加四五千块钱。
最初发展换电技术的时候,换电站的建设是要取得土地,用土建的方式进行建设换电站,但是现在,换电站已经转化为完全在工厂工业化生产,是完全用集装箱的方式在工厂就生产好了,不再需要征用土地,就是把它转化成一个供电设备,只要把换电站在所选取的厂站上现场安装就能实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换电。
在商用模式上,着手探索车电分离的模式,按行使里程计价,允许动力电池持续升级更换,使消费者享受到了技术迭代的红利,同时实现闭环状态下的可持续行使,也减少了动力电池报废污染环境的隐患,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和市场要求。
目前在公用车领域,今年北京市已经决定新增6000台换电出租车,到明年还要再增加两万台的量。
马仿列认为,换电业务即将是新能源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换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市场推广的快速扩大,产业发展及相关标准的完善,换电模式的机遇期已经到来,车电分离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发展趋势。
基于上述判断,北汽新能源稳步推进了擎天柱计划,为整个产业能源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北汽换电的方案,通过车企、换电运营企业、电池企业、换电装备企业组成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利用价值,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力重构、产业链融合、经营领域延伸,借助国家政策在简化建站换电统筹规划、补贴标准化等多方面支持,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