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研发出超导混合能源传输管线 港媒:可“一石二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9-09-01 浏览:

港媒称,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世界首个超导混合能源传输管线的原理样机,为建设从西部新疆通到东部省份的长达2000公里的传输管线铺平了道路。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9日报道,这条长10米的“概念验证性电力和液态天然气混合传输管线”上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建成并运行,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报道称,这个管线包含一条超导电线,它可以以零电阻传输电压超过1.8万伏特、电流接近1000安培的电力。与传统输电线路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超导电线和能源传输管线外壳之间的空隙是缓慢流动的低温液化天然气。这使得这种管线可同时输送电力和化石燃料。

▲资料图片:2011年6月30日,广州,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投产。(新华社)

政府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张国民(音)教授说,电压和电流在现实世界应用中可能要高得多。他说:“这项技术可以把远距离能源输送的整体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些研究显示,将能源从新疆输送到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的现有基础设施运行成本很高,因为在传输过程中有近10%的能源会损耗掉。张国民说,超导和天然气混合输送管线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他说,由于消除了电子运动的阻力,超导电线的电能损失几乎为零。

液化天然气的传输也很高效,因为1立方米(1000升)液化天然气相当于600立方米的气体天然气。而且,天然气液化所需的温度与发生超导所需的温度几乎相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王庚超说,这种结合是一个“聪明的想法”。

报道称,超导材料并不新鲜,但是创造和维护低温环境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王庚超说:“他们试图一石二鸟。”“但是,这项技术能否在大型基础设施中得到应用还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安全。”

张国民说,另一条长约30米的管线新样机正在开发中,这个2000公里的项目正等待政府审批。他说,研究小组解决了一些主要的技术障碍,包括减少电火花造成的事故和气体泄漏风险。他还说:“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但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将发挥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超导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