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接连不断,问题直指动力电池。
8月1日上午,西安太华路38中学门前一辆电动面包车在行驶过程中起火。而就在7天前的7月25日,西安南二环太白立一辆电动面包车也在行程过程中突然起火。7月30日凌晨,南京市江宁区一处电动汽车充电站内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火车突然失火,并引燃多辆汽车。
7月份,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绝大部分都为新能源专用车,起火场景主要在行程和充电过程中。这表明,新能源专用车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的重灾区,这或与专用车搭载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动力电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海外也发生了一起新能源汽车起火爆炸事故,涉及两家国际知名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
近日,外媒报道称,一辆现代Kona电动车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座居民车库里发生了爆炸。在车主的自述中,他的Kona是在未插充电枪、车辆静置的状态下突然发生爆炸的,这意味着问题的根源在于动力电池。
据了解, Kona的国产版本昂希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上市,搭载的则是宁德时代64.2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
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了数十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绝大部分事故原因都直指动力电池,这表明动力电池质量问题是导致电动汽车起火的主要原因。
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谈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主要有5个场景,分别是充电自燃、行驶自燃、碰撞自燃、浸泡自燃、停车自燃,其中充电自燃与停车自燃占比最高。
在自燃事故中,大部分事故车辆都是搭载2016年左右生产的NCM523三元材料电池。而如今为了快速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811材料已经开始在动力电池中应用。随着高镍的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将会变差,未来发生的安全性风险更大。
当前,在国内自主品牌上,已有包括吉利、广汽、蔚来等多家车企的数十款车型宣布将应用高镍体系电池。在国际车企方面,特斯拉、宝马的应用较为靠前,包括大众、现代、日产、PSA等陆续给出了配套应用的时间表。
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生一起明确搭载高镍811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但从众多车企发布的高镍811电池应用时间表来看,2020年或将成为高镍811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年。届时,是否会发生多起高镍电池车型起火事故还有待观察。
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补贴加速退出,大批实力不足的电池企业已经开始退出动力市场。而留下的电池企业也将再经历一至两次行业洗牌,最终只有少数电池企业能够生存,这也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