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东方日升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5.52%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东方日升 发布时间:2019-08-27 浏览:

8月23日,东方日升披露2019年半年报。半年报显示,2019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56亿元,同比增长27.59%;实现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295.52%。

对于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东方日升总裁谢健表示:“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凭借管理团队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公司可以有效地把握行业方向,抓住市场机会,取得优良经营业绩。”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保障产品品质

2019年度全球光伏市场不断扩大,光伏制造技术迭代升级,东方日升一直注重技术的前瞻性和提前布局,把握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加大高效技术的研发和科研投入的力度,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目前,公司通过对异质结电池组件的相关设备、工艺、材料所做的技术储备与积累,已经掌握了异质结电池组件的相关制造工艺技术,成功制备出了高效异质结电池组件产品,公司光伏高效电池、组件的产能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8月19日,东方日升在宁海县布局了总投资额为33亿元的2.5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生产项目。其异质结“量产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3%,并掌握了半片、叠瓦和双面玻璃、高反背板等多项新型组件技术。由于采用高效双面异质结电池技术制备的HJT异质结电池组件,东方日升异质结组件不仅实现了双面发电,还可为投资者带来10%—30%的额外发电收益。

除异质结外,公司技术研发团队还通过先进电池钝化技术和高效组件封装技术的联合优化,成功研发出超高光利用率及超低电损耗的行业第二代半片技术。经独立第三方认证测试机构TUV南德测试,公司Jager HP系列72版型组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1%,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公司研发量产线的MBB单晶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突破23.00%,平均效率达到22.73%。按照规划,自2019年6月起,公司将逐步完成5BB到MBB技术的切换,预计年内将实现MBB技术的全面量产。

目前,东方日升光伏组件年产能为9.1GW。在未来几年内,随着宁海、金坛等电池组件电池项目的扩产,公司总的产能有望达12GW—15GW。

紧抓新兴市场需求  全球开发交付项目累计数千个

目前全球市场已进入后补贴时代,并将驱动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借助高效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业内领先的产能优势,东方日升以全球化战略布局紧紧抓住新兴市场的需求,持续扩大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全球化布局也在持续推进。

今年,东方日升建设了澳大利亚西部最大的光伏电站—132MWdc Merredin大型光伏电站,该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建造、调试及运营等一系列工程均由东方日升承担。一直以来,东方日升以持续的技术研发、卓越的组件品质以及经验丰富的项目团队,在澳洲市场获得良好口碑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正因为东方日升对澳洲市场的持续深耕,使其成为澳洲最大的也是最可靠的太阳能组件供应商之一。

东方日升在巩固澳大利亚海外电站投建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号召,持续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作为首批进驻越南市场的光伏企业,东方日升以高效的技术产品、丰富的EPC经验和本土化运营策略等多方面综合实力,在越南市场屡屡获得多笔大单。迄今为止,东方日升已先后拿下宁顺TASCO61MW、Bitexco集团子公司50MW、HOANG SON62MW、PNP HANOI 50MW等多个重大项目。

截至目前,东方日升的高效组件已销往哈萨克斯坦、印度、尼泊尔、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等全球各个国家,全球开发、交付的项目也累计高达数千个。

关于东方日升: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并且在2010年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18)。东方日升是全球太阳能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之一,专业从事于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应用产品和太阳能终端应用产品及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并且是太阳能项目的投资者,开发者和EPC承包者。东方日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办事处和分公司并且建立起全球销售网络,如中国、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美国、日本等,旨在为全球提供绿色新能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东方日升的组件产能已经达到了9.1GW。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2011年到2018年,东方日升以50%的平均负债率稳健前行。

分享到:

关键字:东方日升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