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山东电力全面加快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9-07-18 浏览:

“相比之前的燃煤窑炉,新上的两台电窑炉热利用效率提高了44%。产品质量更稳定了,厂区比以前干净了,一直困扰我们企业的环保问题解决了。”7月15日,山东鼎新电子玻璃集团总经理焦兴华对前来回访的日照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人员说。

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署,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了贯通省市县的组织体系和业务体系,有效推动综合能效服务、供冷供热供电多能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等重点业务发展。

提供整体用能方案

打造城市绿色发展典范

7月4日,济南市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光辉来到万虹广场,检查在高温天气下广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供冷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度。

万虹广场是济南市东北部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广场规划过程中,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济南供电公司,为广场量身定制了包括电锅炉、冷水机组、光伏发电、蓄冷热、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等在内的整体用能方案。2018年10月,万虹广场正式运营,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也正式投运。

“万虹广场去年供暖季暖气很足,温度也很稳定。今年入夏以来,供冷情况也很好。”万虹物业公司工程技术主管徐杰为稳定的供冷热系统点赞。

这个供冷供热系统具备蓄冷热能力,既能够为客户省钱,还可以缓解高峰时段电网压力。万虹广场安装了4台4兆瓦10千伏电极式锅炉,6台冷水机组,并建成3423立方米蓄冷热水池,其蓄热量为11.2万千瓦时,可满足广场峰平时段用热需求;蓄冷量为8680冷吨,可满足广场高峰时段用冷需求。

“我们利用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监控、分析广场用能数据,去年供暖季的供热运行成本约为16元/平方米,今年目前供冷运行成本约为20元/平方米,低于市政供热、常规制冷价格,能够为广场节省制冷、制热费用50%以上。”刘光辉对徐杰说。

此外,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推广万虹广场项目经验,为济南市西进时代中心、西部会展中心和泰安市三里商业广场等大型楼宇和商业综合体,建成了涵盖冷热供应、多能互补、储能、监控平台等系统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中打造绿色用能典范。

推进清洁取暖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去年冬天供暖后,家里一直很暖和,穿一件薄秋衣就行了,家里老人、孩子都觉得很舒服。”6月3日,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丰源新区居民李伟明,握着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建文的手说。

为了详细了解小区居民在采暖季的舒适度、对运维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后续改进建议,刘建文上门对丰源新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丰源新区位于城乡接合部,总建筑面积为17.83万平方米。由于没有市政集中供暖,以前小区居民冬天只能靠空调取暖。

2018年12月,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织施工人员连续奋战25天,提前20天完成全部安装调试任务,建成了包括89台零下30摄氏度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和能源管控平台的分布式智慧能源站系统,为小区36栋住宅楼1392户居民送去了温暖。这一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4万吨。

项目后续计划建设100~500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电池系统等,进一步降低供暖成本、提高供暖可靠性,打造以电为核心、多种能源互联互补、管控平台优化调控的综合能源服务工程。

2018年,国网山东电力累计完成“煤改电”21.26万户,替代电量125.28亿千瓦时。

满足农村用能需求

服务乡村振兴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网山东电力建设乡村电气化示范县的机遇,加快推进寿光等地农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满足农村综合用能需求,服务乡村振兴。”7月2日,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业务一部主任王志梁在项目推进会上说。

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寿光市台头镇区域能源供应中心项目。这一项目将利用当地大棚产出的藤蔓,以及棉柴、小麦、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建设两台75吨/小时生物质锅炉及两台6000千瓦发电机组,打造乡镇热、电、汽三联供区域能源供应站。目前,项目进入环评阶段。

一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分布式清洁能源、农业电气化等业务,建成了山东恒源农业光伏发电、临沂烤烟烤房“煤改电”等一批示范项目。

围绕满足农村用能需求,国网山东电力将同市县供电公司深入推进农村综合能源服务,重点实施生物质高效利用、学校多能互补清洁取暖、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智能家电推广、客户侧用能服务平台等业务,打造农村综合能源服务示范样板,服务乡村振兴。

分享到:

关键字:综合能源服务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