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电网离用上5G还有多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虚拟电厂 发布时间:2019-08-04 浏览:

5G网络切片技术可为电网不同部门、不同业务需求提供定制化通信服务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广电等四家运营商颁发5G(第五代通信技术)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5G试商用的大幕正式拉开。紧接其后,中国电信、华为、国家电网公司又联合发布了《5G网络切片使能智能电网商业可行性分析产业报告》(简称《报告》),5G和电网的结合有了理论结晶,预示着电网产业将成为5G赋能百行千业的先锋军。

5G在电网应用场景广泛

将智能电网从概念变成现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需要既可靠又经济的通信基础设施。

目前,电网中使用的通信技术多种多样,主要有电力线通信、窄带物联网、无线局域网WiFi、蜂窝技术、卫星通信、电力无线专网等,这些通信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电网通信中。但也各自存在着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等不同方面的局限性。

而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5G,在可靠和经济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5G网络可用同一个基础设施网络,服务于电力网络的多个部门和业务需求。

《报告》指出

5G最重要且最显著的特征是网络管理,即网络切片技术。网络切片技术最主要且最有运营效益的优点是可以在共享网络举出设施来实现多租户服务。即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切割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通信网络。

在可靠性方面,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曹敏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5G的切片技术,安全、高速、实时。既可以独立组私密网,也可以用公网、或者两者相结合,适用于电力行业各种场景,在电力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场景。”

据悉,目前5G网络切片主要三种切片类型。

◆ 第一种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其能够将蜂窝覆盖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并且提升了巨大数据量处理性能,尤其是本地数据额处理,使数据传输更高效,成本更低。可适用于电力行业中输配电网无人机巡检,智能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环境监控等需要高带宽实时发送高质量图像、视频数据用于云处理的场景。

◆ 第二种是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大规模物联网),这一网络能够提供更深入更灵活的覆盖,推动大型物联网装置成本显著降低。可适用于电力行业中高级计量、分布式电源、配电自动化等大量电网终端装置采集信息数据并发送的场景。

◆ 第三种是uP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顾名思义,这一类型网络具备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强安全性。适用于电力行业中配电自动化和快速需求响应等场景。

在经济性方面,《报告》指出,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从电网企业角度来说,5G网络切片租赁模式比使用专用光纤网络、无线专网累计总投入成本和总体基础设施费用更低。从运营商角度来说,五年内可实现收支平衡,uPLLC网络投资回报率最高。

规模部署有望于2022年开始

从《报告》可以看出,5G的应用场景已逐步清晰,但是要真正在电力行业规模化部署,仍需时日。除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验证之外,5G网络切片要在电网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政策管理规定等相关问题,并通过严格的第三方安全可靠性测试。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孙德栋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开展5G在电力行业应用场景的技术研究和验证工作。从目前来看,针对单一业务场景的试点验证工作会比较快,但规模化应用关键还是要看面向行业应用的5G切片标准能否尽快确定,以及运营商针对电力行业进行覆盖的5G网络部署进度。”

《报告》也指出,目前5G网络切片在智能电网的应用还在试点阶段,考虑到网络切片标准成熟度以及5G建设节奏,5G在电力行业的大规模部署有望最早于2022年开始。

记者也从其他方面了解到,目前5GeMBB已经率先成熟并商用,第一波应用将于2019年~2020年在AR/VR/高清视频/无人机等逐步推广。mMTC和uRLLC正在积极孵化,其中uRLLC有望于2020~2022年开始应用,而mMTC规模应用则需要到2022年之后。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5G模组和行业终端将晚于手机商用,预计模组2020年、行业终端2021年陆续上市。在电力行业中,5G在巡检无人机的应用正处于政策风口期。

电网全面应用5G有多远?已不远!

分享到:

关键字:电网 5G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