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东近700台热电小机组免于关停

作者:卢彬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9-08-14 浏览:

容量最大22万千瓦、最小仅0.3万千瓦的694台小机组,均为山东省16个城市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

如果地方强行用气、电代煤的方式取暖,一旦补贴取消,将会有很多居民选择重新烧散煤。相反,如果保留这些民生热源小机组,居民和政府可接受,同时也能减少散煤燃烧带来的高污染。

日前,山东省能源局发布了山东省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作为所在地区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名单,涉及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等16个城市共计694台机组。

根据公示名单,这些容量最大22万千瓦、最小仅0.3万千瓦的小机组,至少在近三年内得以排除在关停范围之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统筹考虑民生需求与财政成本的情况下,这些小机组仍有其存在的意义,难以被立即替代。

不再“一刀切”

今年7月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曾要求,除所在地区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机组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关停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及配套锅炉。此次名单即根据上述《意见》要求制定。

对于此次近700台小机组划出关停名单,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认为是一种进步。“按照是否属于所在地区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对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进行区分,这一政策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决策水平有所提高。”

一方面,冬季要保证百姓取暖,另一方面,有限的地方财政难以通过持续补贴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周勇认为,保留这些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机组是最现实的政策。“如果地方强行用气、电代煤的方式取暖,一旦补贴取消,将会有很多居民选择重新烧散煤。相反,如果保留这些民生热源小机组,居民和政府可接受,同时也能减少散煤燃烧带来的高污染。”

相比大型发电机组,这些容量几万千瓦甚至不足1万千瓦的小机组是否存在环保问题?“容量不应作为决定机组去留的标准。实际上,有一些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其脱硫后的PM2.5粒数浓度要比大电厂燃煤锅炉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较小。” 周勇告诉记者。

“其实,即便是对于并非‘唯一’‘不可替代’的民生热源,也应考虑是否有经济性良好的替代方案。仅根据机组规模进行一刀切、不考虑企业发展,不科学也不合理。”周勇进一步表示。

供热不可替代

山东火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一,拥有大量60万、100万千瓦机组。而在火电行业整体经营形势欠佳的环境下,拓展供热市场成为发电企业的重点业务之一。然而,多个电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其大型机组拓展供热市场空间有限,所在地区原有的供热市场难以撼动。

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在运行效率、环保指标上均有优势,小机组又缘何不可替代?山东潍坊某电厂负责人的回答让记者颇为意外:“这些小机组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大型电厂而言,能扩大供热面积当然是好事,但执行时实际面临巨大的成本障碍。”

该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原先的城镇集中供热很多采用蒸汽管网,利用热蒸汽进行供热,从本世纪开始才逐渐开始发展供应高温水的水网,但这两种管网模式并不兼容。“要把原先的蒸汽管网都改造成高温水网,技术上没有问题,但需要大量投资。”

本该为发电企业改善业绩的供热市场,却遇到了投资障碍。“如果发电企业要替代原有小热源机组,供热管网、换热站、换热器乃至用户原先使用的蒸汽用热设备,均需进行改造替换。而供热配套费已经由用户交给原先的供热企业,不可能重复征收。这笔投资如果让发电企业负担,企业得不偿失。”该负责人称。

成本“难题”面前,既不能让居民买单,也没有理由让热源企业独自承担,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成为推进改造的决定因素。“财政收入情况好的地方政府,只要肯下决心,完全可以由政府负担改造成本,免费把管网系统划拨给热力公司进行运营;而对于一些小县城,由于管网改造牵涉绿化、道路等市政工程,巨大的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难以承受的。”上述负责人建议。

历史“欠账”待解决

记者梳理名单发现,化工、炼化、造纸、铝业等行业的众多自备电厂也被列入上述名单中。与难以彻底改造的老旧管网类似,关乎民生与企业经营的自备电厂也成了“难啃的骨头”。

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8年底,山东省违规建成或在建的燃煤自备机组总规模达到2615.15万千瓦,涉及九个地市。根据山东省发改委2018年底公示的整改情况,山东2013年至2018年停建、停运、关停的违规自备电厂机组已超过1000万千瓦。在整治自备电厂乱象的同时,又为何要将部分自备电厂列入免停名单?

“尽管自备电厂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目前确实难以替代。”某行业专家坦言,“工业企业现在对自备电厂的一个主要需求在于高温蒸汽,现在很多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大机组,效率很高,但如果从这些机组中抽走高温蒸汽,效率反而会降低。”

该专家进一步表示,居民冬季需要供暖,企业生产需要电也离不开热。如果在大热源厂附近,热电联产机组等可以供应,自备电厂可能会逐步退出。等到企业觉得大热源更方便、整体效率更高的时候,自备电厂会循序渐进地退出,不应该由政府一味强制退出。”

分享到:

关键字:煤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