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总结分析了2018年我国能源发展总体状况,并对2019年发展趋势做出了研判。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延续反弹态势、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煤,同比增3.3%,增速创5年来新高;其中电力消费增速创7年最快。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1%,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作为调结构的主力,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4.3%,上升0.5个百分点。
供应方面,2018年我国能源产量快速回升,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煤,同比增长5%,创7年来新高。能源供需形势总体还属于宽松状态,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还有供应偏紧情况发生。
2018年,我国能源在满足规模需求后,又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能源效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不断提升,煤炭和炼油的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但能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安全形势有所恶化。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攀升至71%,天然气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对外依存度达到43%。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
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弃风弃光不断下降。我国风电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国弃风电量从2017年的419亿千瓦时下降到277亿千瓦时,全国弃风率下降至7%,下降约5个百分点,实现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新疆、甘肃、内蒙古仍是弃风电量较多的三个地区,但弃风限电情况明显好转,相比2017年弃风率分别下降6%、14%、5%。
2018年,我国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亿千瓦时,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21.4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甘肃弃光电量10.3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两地弃光率连续三年下降。
此外,生物质发电保持稳步增长势头。2018年,我国生物质发电量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生物质发电量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分别为135亿千瓦时、95亿千瓦时、92亿千瓦时和83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305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0.7%。
报告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8%左右。煤炭需求量39.5亿吨,电力行业仍是影响煤炭消费量的主要行业。石油消费量约为6.2亿吨,同比增长1.6%。天然气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全年消费量约为3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