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长江流域岸电设施2020年实现全覆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9-05-08 浏览:

4月26日,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建设暨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全覆盖建设推进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三峡岸电实验区4个示范项目。

在宜昌秭归港,江水碧绿,码头静谧,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送往进港停靠的船舶,告别柴油机的轰鸣,挥去昔日的油烟,长江绿色航运呈现出迷人的风姿。走进三峡岸电,“江边安个充电宝,船靠宜昌扫一扫”,轻松惬意、互联互通的运营服务模式,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据了解,三峡坝区核心区平均每天积压待闸船舶580艘左右,平均过坝待闸时间约54小时,船舶待闸期间使用柴油发电造成空气、水面和噪声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发展清洁岸电是治理船舶停靠期间污染问题的一剂良方。同时,船舶在此停靠方式多,港口码头类型全,基本聚齐了全国内河沿江船舶停靠的各种类型和用电需求,加上坝区季节性水位落差达30米,岸电接入难度大。在多重背景下,三峡坝区岸电作为长江岸电标准化建设的示范样本,应运而生。

2018年6月,按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国家电网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三峡集团等建立政企合力的协同工作机制,重点建设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力争将其建成技术标准创新应用的高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样板工程,引领带动长江全流域岸电设施建设。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项目团队针对三峡坝区水文和岸电需求特点,推出6种典型岸电系统,可满足全国内河沿江各类港口码头和船舶岸电需求,在全国内河沿江乃至世界范围内均属首创。

期间,项目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三峡坝区水位落差大、江心锚地供电距离远、船舶并靠级联接电难等一系列世界前沿课题;打造国内跨省域、跨流域的岸电服务平台——岸电云网,为停靠船舶提供设施联网、岸电接入、费用结算、智能运维等“一站式”服务,今后船舶使用岸电就会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加油一样方便。

同时,多方合资成立的长江流域首个岸电运营服务公司,则较好地解决了“谁来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航运、供电等多方联手,推进船岸标准协同,打消了业内关于岸电设施与船舶受电设施如何匹配同步的顾虑,实现了好接、好用。不仅如此,在建设过程中提炼发布的5项行业标准、14项企业标准,为长江流域全面推广岸电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过180多天的运行检验,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交出了一份令人心动的“生态答卷”。目前,岸电实验区4个示范项目已建成,年内将实现三峡坝区岸电全覆盖。届时,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5800多吨,减少各类气体排放物达1.8万吨。放眼长江流域,全面推广清洁岸电大有可为。

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高度肯定了岸电实验区建设成果,同时发出倡议共同推进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全覆盖工作。

国网副总经理韩君表示:“要全力推进三峡坝区和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全覆盖工作,一要加快技术装备和标准体系固化,实现港口岸电标准统一;二要确保到2019年底三峡坝区核心区域岸电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三要在2020年底前实现长江流域岸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动长江港口岸电建设由示范区向全流域发展;四要扎实做好长江流域港口岸电运营服务保障,确保岸电用得上、用得好。”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