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大面积单层石墨烯产业化项目”落户重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1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6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与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大面积单层石墨烯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前期将投入2.67亿元在重庆市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石墨烯基地。最轻最薄、可以弯曲折叠,对电脑、手机屏幕产生重大革命的单层石墨烯膜将在重庆市实现量产。
 
    此次,上海南江集团前期将投入2.67亿元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共同推进大面积、单层石墨烯项目产业化,并且一次性给予该院“大面积单层石墨烯”技术转让费2.1亿多元。该项目投资不仅是重庆研究院成立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社会资本投资,也是重庆市近年来科研成果单笔技术转让金额最大的签约项目。
 
    据了解,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原子层平面薄膜,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电导率和光学透明性最好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柔性和全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超高速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显示技术、柔性触摸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院在重庆市科委的资助下,目前已经成功制备出国内首片15英寸的单层石墨烯,尺寸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同时,该院还制备出国内唯一的7英寸石墨烯触摸屏,与目前市场上主导的透明导电膜ITO相比,其透光率更高、功耗更低、性能更稳定,整体也更薄更轻,可折叠。
 
    据了解,双方将共同成立重庆墨希科技公司,以该公司为载体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应用,力争在一年的时间,首期生产线建成投产,形成1000万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生产能力,产值上亿元。
 
    王栋表示,他们还将在重庆成立投资公司,打造针对石墨烯产业的投资平台,首期将投入2亿元。同时,希望通过石墨烯生产线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石墨烯应用企业落地重庆,进行石墨烯下游应用产品的开发。这些企业可以利用石墨烯制作触摸屏、替代硅用来制作更快更高的CPU、纳电子器件、光子传感器、晶体管等新型材料,在重庆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石墨烯基地。
 
    关于石墨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为由,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²/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1]。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