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三型两网"建设需打破创新瓶颈

作者:朱怡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3-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2日晚上,在河北省代表团驻地天泰宾馆的大厅,记者见到了刚刚抵京报到的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副主任李征。眼前这个淳朴热情的“国网工匠”,已坚守一线电力运维检修工作19年。

李征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美丽河北·最美工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他这次递交的建议——《关于建立各级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基地推动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建议》《关于“煤改电”相关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快农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建议》,就是他从民众切身利益出发建言的切实体现。

去年两会后,您回到工作地都做了些什么,有了哪些新的思考?

李征:2018年全国两会履职归来,一是第一时间做好两会精神宣讲工作。着重深入基层、深入班组带头宣讲两会精神,立足于本职工作,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大会精神,第一时间把会议精神和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传达给大家。还有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履职尽责。我利用单位“小唐热线”平台和河北省职工创新微信群、QQ群同各个行业职工进行讨论与沟通,感受和

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为提出高水平的建议和议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两会您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李征:今年我提出了关于建立各级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基地,推动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建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全新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信息通信技术,技术要不断创新,这就给我们电网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目前还存在职工创新成果因资金短缺造成成果不完善、职工创新成果估值不准确,造成职工创新成果主创人获得的直接收益不多、职工重复创新现象较多,造成创新资源浪费等情况。

我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各级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平台,打破职工创新的瓶颈。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平台主要提供工业设计、加工和制造方面的支持,使职工创新成果不仅从外观上,更从创新成果内在达到和科技创新项目同等的质量。

同时,各级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平台资金由多方面筹措,可以由政府财政支出、社会资助和企业支持等方面组成。针对具体的创新成果可以设定投资比例,收益按各方投资比例或者约定比例进行分配,成果主创人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收益分配。

此外,建立职工创新成果进入孵化平台准入机制。想要进入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平台的创新成果,需要由专业团队进行评估,确保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职工创新成果才能进入。

能源电力领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怎样抓住“精准”牛鼻子?

李征: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农网发展,无论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还是阳光扶贫行动计划,都有力地服务了“三农”工作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村头巷尾,我看到农民朋友们脸上洋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名电网人,很欣慰也很自豪,也有了写下今年这份建议的信心和决心。

今后,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和农业现代化、农村电气化发展,对农网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我建议国家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建立统筹规划、普遍服务、能源转型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在国家层面推进乡村电气化工程,优先在网架结构好、供电能力有保障、用户承受力较强的地区推进 “煤改电”“油改电”,加快农村用能转型升级,加速从“有电用”向“用好电”转变。

分享到:

关键字: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