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国内首台低温型6.45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在辽宁大连庄河市海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北方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投入商业运行。
这座建在我国北黄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场,由三峡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所占海域面积约47.7平方公里,总投资超50亿元,场址中心距离岸线约22公里,平均水深超过20米,是国内首个建成投产满足“双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项目。
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7.14亿千瓦时,可满足4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 5700吨,减少森林砍伐约25万立方米,具有重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该项目顺利投运,辽宁大连供电公司提前项目计划4个月开展接入电网施工,承接海上升压站的建设。电网接入方案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的方法,先期岸上变电站按220千伏开关站建设,远期具备扩建成500千伏升压站的条件,岸上变电站至系统间的送电线路按500千伏建设降压220千伏运行,根据海上风电场后续建设情况,适时将岸上变电站和并网线路升压运行。
历经近14个月的建设,在2018年底实现首台3.3兆瓦机组并网后,该项目在今年1月19日实现国内首台低温型6.45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为我国探索北方严寒海域开发海上风电新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另悉,辽宁大连庄河市是国家首个智慧能源城市和海岛(镇)微网试点城市,项目的顺利并网发电是支持智慧能源城市和海岛(镇)微网试点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对于把东北地区海上风电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缓解能源、环境压力,促进能源利用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王帅 张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