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贵州工程公司以新能源建设为引领"脱胎换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11月27日,是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贵州工程公司”)成立三周年的日子。三年来,凭借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四大创新精神,贵州工程公司唤起了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和热情,形成了企业上下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在建合同总量约400亿元,为全球绿色能源和智慧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化凝心 创新聚力

三年来,贵州工程公司提出了“知行合一、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理念,利用公司本部所在地———贵阳市是阳明心学根源地的文化优势,持续挖掘阳明文化精华、吸收阳明心学精髓,并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

贵州工程公司审时度势,按照“一个愿景、两个抓手和双轮驱动、三个导向、四力建设、五大发展理念、六个能力提升、七项重点任务”的总体工作安排,以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精准发力,深入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

贵州工程公司在创新的企业文化感召下,达成了职工与企业价值的高度统一。企业发展需要战略统揽,要强化大局意识、组织意识;要加强修身、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增强自律和对企业的责任感;清醒认识企业和个人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执行力。各级经营者从思想深处把对企业的“知”自觉内化为个人的“行”,全体干部职工加班加点,想尽一切办法完成每一项任务成为公司新常态。

模式创新 EPC一体化

电建企业以前是“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施工单位,只有改变传统市场拓展模式、主动搭建商业平台才能“脱胎换骨”。

贵州工程公司以敏锐视角和前瞻理念,深刻领会国家“五大发展理念”,紧盯城际综合立体交通、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地下管廊、流域治理等新兴市场,紧密布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在以往业绩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条以新能源业务为龙头,在不断提升资源整合、一体化运营、一站式专业化服务和投融资能力的同时,全面带动其他业务板块稳步拓展的科学发展路径,连续中标新疆哈密、云南普洱、贵州安龙等项目,为公司以“EPC一体化”全新商业模式进行项目运作提供了典范。目前,贵州工程公司以EPC、BT、BOT等总承包方式和投融资运营、全产业链联动,在国内20余个省、市、区,为100余个光伏、风电工程提供全产业链运营运维服务,总装机已达500万千瓦以上。

贵州工程公司通过统筹经营管控和项目履约,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该公司成立了商务金融中心、EP中心、创新研究院,用开放的思维考虑问题,用超前的意识谋划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业务价值链,不断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推陈出新。下一步,该公司还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调整机构设置,服务业务发展需求,形成强大支撑和后盾。

科技创新 资质升级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上,贵州工程公司的参赛课题《提高汽轮发电机组油系统安装效率》荣获二等奖。这也是该公司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

贵州工程公司自2015年11月重组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工作对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政策方面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2018年6月,该公司正式成立了创新研究院,将创新职能管理、创新组织领导工作集中起来。

科技创新让贵州工程公司实现了“零突破”。目前,该公司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0余项,还有6个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科技创新让公司尝到了“甜头”,首届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上,贵州工程公司申报了3项成果。

荣誉的取得,更加激发了贵州工程公司科技创新的动力。2017年度,该公司内部科技立项13个,7个已实施完成,还有6个项目正在实施中。2018年,贵州工程公司内部科技立项33个,涉及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系统调试、技术标准编制等。目前,该公司负责主编的《光伏发电工程质量评价规程》《贵州省户级/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施工规范》等行业和地方标准共有4项,参与编写的行业、地方标准共有7项。

改革重组 硕果累累

改革重组前的2015年,贵州工程公司的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指标,在集团所属的23家电力工程企业中,综合考评排名均居后列。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通过公司上下齐心,在重组不到一年时间里,无论是主要经济指标,还是经营管理都得到大幅提高。截至2016年10月底,贵州工程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33.80亿元,比2015年同期净增长144.89%;新签合同132.7亿元,比2015年同期净增长482.19%;在消化以前年度潜亏4467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利润1022.78万元,比2015年同期净增长135.94%;累计偿还了原贵州电建一公司、原贵州电建二公司商业贷款6000万元。

突出的成绩面前,重组之初部分思想消极甚至抵触的员工开始转变态度,质疑杂音逐渐消弭,贵州工程公司初步形成风清气正,比工作、比贡献的氛围,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快速推进,企业重组后焕发出强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2017年,该公司新签合同179.68亿元、营业收入73.04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截至2018年11月30日,该公司新签合同180个,合同金额342.1476亿元,完成集团下达指标187.5亿元的182.48%,提前完成集团指标;完成公司内控指标300亿的114.05%,提前完成公司内控指标。

三年的改革发展,是新时代下厚积薄发开启新征程,众志成城实现新跨越的序曲。回顾三年创新发展,贵州工程公司就是在向着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进发。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行业的领跑者和全球新能源知名EPC项目总承包商,贵州工程公司在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持续健康创新发展道路上,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不断提级升力。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