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江苏电力管理提升迈向一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1-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12月21日14时06分,常州市10千伏平港线发生故障跳闸。53秒后,故障区域即被隔离,停电范围和影响被降至最低。这得益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全面加强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精益化运维、智能化管控,投运了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电力系统从整顿秩序入手,抓基础、强管理,持续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如今已迈上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力企业之路。

眼睛向内 浴火重生

改革开放前,江苏电力系统管理水平低下、发供电设备健康状况堪忧。到1976年底,原江苏省电力局管辖的14座主要火电厂装机总容量152.9万千瓦。

“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发电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脏乱、跑冒滴漏、事故多发等安全文明生产状况不佳的问题。”1986年进厂的江苏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包晓明回忆道。

如何改变落后面貌?1989年7月,原能源部启动开展的电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活动带来了契机。原江苏省电力局选择在基础较好、当时总装机32.4万千瓦的天生港电厂进行试点。在该厂示范带动下,江苏发供电企业自1992年起全面转入以“眼睛向内,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双效”为目标的“双达标”工作。

辛勤付出有回报。1994年,江苏全部11个市级供电局和9家发电厂实现了部级“双达标”。到1999年,除新建和扩建电厂外,原江苏省电力局所属发供电企业全部实现“双达标”。

争创一流 持续提升

“双达标”后怎么办?原江苏省电力局审时度势,于1994年8月吹响了以全面提高标准要求为核心的“创一流”号角。

新海发电厂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为切入点,经过两年苦战,于1996年11月,成为原电力部首批命名的“一流火力发电厂”。徐州电业局把“一流供电企业”标准中的9项必备条件和86条考核要求逐项逐条分解,于1998年11月迈入原国家电力公司首批“一流供电企业”行列。

“创一流”工作有效提升了江苏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据统计,1999年,全省完成供电煤耗394克/千瓦时、线损率7.82%,分别比1989年下降40克/千瓦时和0.05个百分点;全省28个发供电企业全部实现两个及以上百日安全无事故,其中17个单位实现全年无事故。

2002年4月6日,原国家电力公司命名江苏电力为“中国一流电力公司”。2005年起,江苏电力率先建立市供电公司生产、营销“一部四中心”,成功进行了调控一体化、地县调度一体化和组建省级95598供电服务中心等探索,推动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对标国际 领先率先

管理提升无止境。在“创一流”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江苏电力企业就将目光转向了国际。

“十二五”以来,江苏电力以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探索省级电网公司科学治理的“苏电路径”。

2012年7月,启动扬州“一流配电网”建设和管理示范区项目建设。2013年底,示范区内配电网结构更趋合理,供电能力显著增强,还形成了432个技术标准、194项管理制度,形成了“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配电网运营管理模式。

全方位的创新探索,江苏电力赢得了丰厚回报:2015年率先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连续6年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A级第一名,连续4年囊括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综合、业绩、管理3项标杆第一名。

步入新时代,江苏电力抓住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变革的历史机遇,建设高端电网,服务转型升级,构建现代能源综合服务体系,成果初显: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15项世界领先的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在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建成,苏州南部电网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投运,“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升级打造……(濮良平、王大可、张捷、顾毅、陈俊刚、戴俊成、何劼、李维、陈一布、秦孟强对本文有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江苏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