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电网:“走出去”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王颂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8-12-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电力国际合作在广度、深度、高度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和飞跃,电力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电力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作为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将服务国家战略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紧密结合,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足迹遍布五洲四海,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全球分工,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电力发展成就的醒目标志。

广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推动电力工业跨越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电,突破了独家办电模式,拓宽了资金渠道,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摆脱出来。

当时的电力行业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出口信贷,从近20个国家进口设备,同时还引进了电网调度自动化装置及技术,微波、卫星通信设备。

引进到何种程度?1979年年底,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线路——河南平顶山—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开工,1981年建成投产。而在这594.8千米长的工程里,所用的变电设备、继电保护和通信设备,分别从日本、法国、瑞典等6个国家的7个企业引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电力行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改造,在规模、能力、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纪录,电网规模持续壮大,电压等级不断升级,逐渐从“引进来”过渡到“走出去”。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在这一年,公司的出海之路扬帆启航。

从一开始,公司就明确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目标,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化战略》和《国家电网公司国际能源合作规划》,勾勒了“走出去”的美好图景。而在这场以世界为棋盘的宏大棋局中,如何开局至关重要。

2007年12月,公司与菲律宾当地合作伙伴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中标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公司作为最大股东持股40%,项目于2009年1月正式运营。

开局之后,公司用更为审慎的目光、更宏大的视野寻找下一个落子之点。

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瞄准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2010年12月和2012年12月,公司分两次收购了巴西12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由此,公司正式进入南美洲电力市场。

菲律宾和巴西项目的成功,为公司赢得了可观回报,也帮助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以此为杠杆,公司开始撬动世界板块,进军欧洲与大洋洲。

2012年5月,公司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25%股份,首次以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身份入股欧洲国家级能源网公司,成为欧洲电力资产股权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公司通过收购和增持获得澳大利亚南澳输电公司46.56%股权,首次成功投资澳大利亚电网。

2014年1月,公司收购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下属的澳洲资产公司60%和澳网公司19.9%股权,显著提升公司在澳洲资产规模。紧接着,公司又累计收购香港港灯电力投资有限公司21%股权。

2014年2月,公司与巴西电力公司联合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项目,公司占股比51%,实现公司特高压技术成功走出去。一年后,公司独立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首次独立实现特高压投资、建设、装备一体化走出去。

2016年我国首个海外跨国联网工程——±500千伏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直流项目开工。

2017年公司成功收购巴西最大配电公司CPFL公司94.75%股权和希腊国家电网公司24%股权。

2018年,公司与巴基斯坦国家输电公司签署《默蒂亚里至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输电服务协议》《执行协议》等一系列交易文件,标志着默拉直流输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从菲律宾、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到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成熟发达国家,公司国际业务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产品劳务输出型向技术、管理输出型的完美蜕变。目前,公司累计拥有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的特许经营权或股权,对外投资达196亿美元,管理境外资产约600亿美元,项目全部盈利。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公司国际化业务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今年7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日益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中国国有企业占了83席,公司蝉联全球第二名。

深度:从“跟跑”到“领跑”,推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走出去”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的快速发展,在长期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并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我国电力设备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以及技术自主研发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回想当初,特高压项目启动时,“洋厂商”还是工程设备供应的“主角”。如今,特高压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金色名片”。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实施跨区送电项目,8条特高压全部开工建设,于2017年年底前全部投运。2014年无疑是特高压的“春天”。

同一时间,在距离中国千里之外的巴西,特高压也迎来了它的海外“春天”。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组成联营体,中标美洲第一个特高压工程——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特许经营权项目,特高压技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也同样在2017年年底,伴随着中国“四交四直”特高压的全部投运,巴西美丽山一期工程也建成投运,将亚马逊河的水电送到2300千米外的负荷中心。

这是我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首个工程。该工程采用了特变电工、西电集团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生产的直流输电设备,为我国电工电气企业递出了含金量很高的国际名片。

中国装备业因此“痛痛快快”地走出国门。深耕电气设备行业多年的开关设备企业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技术推动顶级开关产品的巨大突破,让西开顺利打开国际市场。目前西开公司的产品覆盖了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多个国家,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加。”

公司以新兴经济体电网建设和改造为契机,根据自身优势和国外市场需求,建立了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和技术、标准、装备一体化等“两个一体化”模式,大力拓展南美、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输出及咨询服务业务,先后承揽建设了埃及、埃塞俄比亚、波兰、缅甸、老挝等国家级重点电网项目,带动我国电工装备、控制保护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端电力电子设备等出口到83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电力工业高端产能的“走出去”,不仅在产品,更重要在标准。标准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标准和产品合格评定影响着全球80%的投资和贸易。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前主席马西奥·塞茨特曼表示,标准不会自己产生,需要开路者引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公司一直以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开路者。2008年以来,伴随着特高压技术不断突破,公司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彰显。

企业技术标准“走出去”,将是世界的互利共赢。

高度:从愿景到行动,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2013年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正是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明证,正是中国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的切实行动。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每个中国企业的使命和责任。“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到每个项目中去,坚持市场化经营、本地化经营、长期化经营,切实为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这是公司大力“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决心。

在公司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不同肤色的人们正因“一带一路”建设紧紧相连。

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一座规模宏大的500千伏变电站出现在眼前,宛如伫立在东非高原上的一片钢铁森林。公司承建的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不仅显著改善了这里的缺电现状,还向周边国家送出电力。

输电大动脉跨越千里,将电力送到负荷密集地区,再经由各级电网送到千家万户。埃塞俄比亚当地时间8月27日,中部城市Awassa的市电力调度中心,大楼外面一条条红绿相间的彩色条幅迎风飘扬,一根根中低压导线沿着街道绵延伸向千家万户。这一天,由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城市中低压配网项目在Awassa市完成全部中压线路和低压台区带电,正式并网投入使用。项目加快了埃塞俄比亚“村村通电”向“户户通电”计划的进程,可使埃塞全国约5%的人口(约500万)受益。

受益的不仅在非洲。在美洲,公司已获得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开工许可证。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巴西乃至整个南美的输电大通道,为美洲电网互联奠定基础。

在亚洲,2018年5月14日,巴基斯坦首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举行签约仪式。这是公司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的又一硕果。

从非洲到美洲再到亚洲,“电”成为激活“一带一路”的血液,流淌在世界各地,传递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前,公司已与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建成10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

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公司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司积极主动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中。

5年来,一个个标志性时刻被记录——从成为B20中国工商理事会主席单位,举办德国新能源发展与技术国际研讨会,到积极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公司积极推动塑造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展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成就和公司改革发展实践,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公司还散发出属于东方古老国度独有的兼容并蓄魅力——不仅走进国门,更走进民众的心里。

2014年7月15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个叫做丹尼尔的孩子的故事。丹尼尔出身于巴西贫民窟,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却梦想未来成为职业的演奏家。在当地很多人看来,丹尼尔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因为公司的帮助,丹尼尔与其他300多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参加了器乐学习班。经过学习,他能用长笛美妙地吹奏出中国名曲《茉莉花》……这是丹尼尔的故事,也是公司在巴西改变一群孩子命运的故事。

当世界有了开放与合作,距离不再遥远。进入新时代,公司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发展道路定会越走越宽。

分享到:

关键字: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