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11日,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深圳福田中心区建成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标志着这座全国“含金量”最高的CBD正式迈进客户平均停电小于2.5分钟的国际顶尖之列。
以精益理念为导向,克服世界上无先例可循的难题,在不改变现有电网结构的前提下,深圳供电局自主设计、自主创新技术,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配电网发展之路,为国内同类型建成区实施高可靠性改造贡献“福田样本”。
图1. 福田供电局试验检测班工作人员开展电缆线路安全巡视,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1-11月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1.9分钟
福田中心区由滨河大道、莲花路、彩田路及新洲路四条城市干道围合而成,不到6.1平方公里的土地汇聚了全市70%以上的持牌金融总部机构,拥有全国最多的纳税“亿元楼”,纳税总额超过千亿元。
这里也是深圳负荷密度最大的区域,堪比东京银座和香港中环,对供电可靠性具有极高的要求。
2017年福田中心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4.91分钟,媲美美国纽约曼哈顿、法国巴黎核心区,但该局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18年,深圳供电局向2.5分钟以内的国际尖端发起冲击。”深圳供电局副局长马楠介绍,今年1至11月深圳福田中心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1.9分钟,预计年内不超过2分钟。
短短2.5分钟背后,是跨时近2年的“精雕细琢”。深圳供电局全盘分析、多番论证,专门梳理规划建设、生产运维及客户服务方面的46项提升举措、75项具体工作任务。综合考虑项目经济效益、推广价值等因素,自主提出适合国内建成区配网升级实际的、基于现有网架实施智能分布式配网自愈技术的改造方案。
“如果是人工现场排查故障并进行隔离及转供电,平均耗时在90分钟左右。而智能分布式配网自愈技术则犹如为电网装上‘大脑’,对故障第一时间作出智慧的判断,并且配备‘士兵’,故障来临时保护客户不受停电影响,仅0.3秒内即可自动隔离、恢复供电。”马楠介绍说,这与国际通行的改造相比,成本节约至少三分之一。
据悉,传统的高可靠性项目往往只针对中压电网进行改造,而深圳供电局将改造范围延伸至低压电网,为福田中心区24座居民配电房安装21套该局自主研发的(发电车)快速低压应急接入装置,一旦中压开关柜或变压器故障且无法短时内恢复供电,该装置将第一时间帮助恢复居民用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2018年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有望小于1小时
福田中心区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建成,是深圳供电局可靠性管理的重要里程碑,为降低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可靠性管理关口前移至规划设计环节。”深圳供电局资产管理部资产绩效管理科副科长康文韬表示,该局在2016年至2017年的投产容量已达到“十二五”的90%。2018年至2020年深圳电网投资规模将达345.56亿,相当于再造一个300万人口的大中等城市电网。
在计划停电管控上,该局以“零感知”为目标,对能实现转供电的作业绝不停电。“今年截至11月底,计划停电实际转供电率83.6%,在国内名列前茅。”康文韬说。
此外,该局针对深圳电缆供电比例全国最高的特点,构建具有特色的不停电作业技术体系,总结出12种典型的电缆临时供电作业方法,对能通过带电作业开展的工作绝不影响客户用电。不仅成功用于福田中心区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的施工建设,而且在全市大力推广,电缆网不停电作业规模度、作业类别齐全度均居全国首位。其中,业内公认技术难度最高的10千伏电缆旁路作业实施次数在国际遥遥领先。“6至10月计划停电同比增加20%的情况下,每月平均计划停电仅1分钟左右。”康文韬说。
在配网故障管控方面,该局加强设备精益化运维,严防外力破坏,配合政府做好用电安全检查,大力减少故障次数,并积极应用配网自动化、不停电作业等手段加快复电时间。
除了供电可靠性,“获得电力”还关乎环节、时间、成本、电费透明度,对客户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办电流程更少、接电时间更短、接电成本更合理、供电服务更优质。
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主任余梅梅介绍说,业扩报装流程缩减一半,低压新装平均用时下降50%左右,2015年至今累计为客户节省投资成本30亿元。
目前该局“获得电力”指标比肩北京、上海,正着力打造电力营商环境“样板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供电局在全市推行200千伏安以下客户低压供电,这意味着容量在100至200千伏安的小微企业全部由高压改为低压非居民报装流程,只需2个办理环节、11天内即获电力接入,且零成本接电,自今年深圳供电局实施该举措以来,已累计为客户节省开支约3000万元。目前该局远程业务受理率已高达95%,连续三年居南方电网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