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国网山东电科院在山东省内首次结合新能源场站并网测试中积累的测试数据和现场测试经验,开展了风电场AVC控制策略及控制效果分析建模工作,结合RT-LAB系统开展了风电场并网模型搭建工作,开展了风电场AVC控制器半实物仿真框架设计及优化工作。该院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基于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深度分析相融合的AVC控制器半实物仿真建模工作,该工作对于风电场AVC系统入网质量把关和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电能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山东电网新能源发展迅猛。据统计,山东电网并网风电场140余座,机组6300余台,装机容量约为1100万千瓦,装机同比增长27%。风电占电网总装机容量的13.39%。新能源发电具有可再生、清洁环保等优点。与此同时,新能源场站设备生产厂家和类型繁多,对设备性能进行入网测试有助于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水平,防范电网运行风险。为此,国调和省调相继开展了新能源并网场站测试标准制定、测试资质评审及入网测试管理等工作。
今年年初,国网山东电科院参与了《新能源场站自动电压控制技术规范》编制和风电场AVC功能测试启动会,之后数次赴省调参加新能源场站自动电压控制功能测试讨论会,并赴冀北电科院开展了风电场AVC半实物仿真建模分析工作。调研人员赴冀北电科院新能源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冀北电科院新能源实验室硬件设备配置及AVC性能检测工作开展情况,并交流了AVC现场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他们依托“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山东分中心”获得风电场功率控制特性、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测试、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电能质量测试、消弧特性测试等14个项目的CNAS认证和CMA计量认证资质,可进行风电场接入后的功率控制、电能质量、防孤岛特性、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相关试验测试工作。
下一步,国网山东电科院将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主动与国内外新能源团队交流沟通,继续开展风电场AVC控制器接入分析及测试工作,并结合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测试结果给出风电场AVC控制效果提升措施,扎实做好风电场AVC性能分析建模及测试等工作,持续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为山东电网大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