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四十年岁月壮阔,六十载春华秋实。国网河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国网河北电科院”)于20世纪50年代扬帆起航,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的河北电科人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始终坚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大力弘扬奋斗、传承、创新、实干的优良传统,用辛勤和智慧全力服务于电力事业的发展。
▲科技人员开展智能变电站多元数据挖掘及全景信息集成技术研究。王晓龙 摄
岁月峥嵘 风雨兼程
多年来,国网河北电科院先后经历了50年代艰难创建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回顾六十年的历程,既是国网河北电科院的成长史、奋斗史,更是河北电力技术的发展史、进步史。
建院之初,创业维艰。国网河北电科院在1958年创建时仅有十几名员工、两个工作小组,办公住址为一栋普通的两层小楼,单位地址也历经石家庄、天津、保定等城市的数次变迁,直到1983年,迁入现在的地址石家庄。
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从普通的两层小楼起步,到1996年,9400平米的科研楼竣工投运,到2012年,占地100亩的高新区科研基地建成投运,软硬件设施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如今,国网河北电科院资产总额突破8亿元、专业设置更加规范高效,东西两院比翼齐飞,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国网河北电科院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气魄,以艰苦奋斗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见证了厂网分开、“所”改“院”、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等重大变革,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在技术监督、研发领域,还是在技术支撑、服务领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60年风风雨雨中缔结出了累累硕果。
当前,国网河北电科院已发展成为专业门类齐全、测试手段先进、技术力量密集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其下设9个职能部门、9个业务和支撑实施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发、输、变、配、用电力生产各个领域。承担着河北南部电网环保、绝缘、能耗、信息等13项技术监督任务,负责河北南部电网科技攻关、技术监督、技术支撑等多方面业务。
千难万阻心不改,千锤百炼志更坚。多年来,河北电科人不畏艰辛、上下求索,在河北电力事业发展中展现了无限的活力和风采,为河北南部电网的电力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多年来,国网河北电科院承载着服务国计民生的责任与担当,延续护航万家灯火的初心与夙愿,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奋勇姿态,打造“宽肩膀”,夯实“硬拳头”,以恪尽职守、专业专注的实干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积蓄力量。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60年来,河北电科人坚持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保障,提升内在素质的重要抓手,把每一项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将每一次困难当做挑战来迎,在实干中找办法、解难题、酬壮志,不断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强则事业强。国网河北电科院紧紧抓住引进、培养、管理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成长渠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着力打造能够站在电力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国网河北电科院坚持多层次激励、全方位引导,大力开展全员培训师活动、深化“师带徒”结对培养,发挥研究生工作站的平台作用,企业人才队伍、学历结构持续完善,专家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又一批专家骨干、行家里手汇聚起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当前,国网河北电科院现有员工53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264人。共有在职优秀专家人才81人,其中,国家电网公司领军人才6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10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3人、公司优秀专家人才55人、公司优秀专家后备7人。
多年来,各专业领域依托科技项目、基建调试、支撑服务等工作契机,广泛搭建员工成长的平台,让专家人才有用武之地、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充分施展好才华,使得企业在创新发展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精益管理 持续提升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网河北电科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定政治信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国网河北电科院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 “两学一做”,认真践行“旗帜领航·赶考行”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党建+”工程,先后涌现出“党建+安全”、“党建+创新”、“党建+服务”等系列举措,形成了党建工作遍地开花、落地生根的工作局面。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国网河北电科院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通过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狠抓风险隐患排查,切实加强各类现场安全管控,创新建立“三位一体”安全生产管控系统,全面提升本质安全工作水平,形成了安全生产的常态工作机制。
国网河北电科院坚持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持续发挥管理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开展科技创新积分制管理,制定薪酬向一线倾斜分配制度,大力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励责任担当,激发工作热情,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如今,国网河北电科院拥有电源工程类特级调试资质、电网工程类甲级调试资质、电力设施一级承试资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甲类证书等(部)级、行业级资质28项,是河北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专项计量授权单位,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中国专利优秀企业、河北优秀高新技术企业、河北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发展60年来栉风沐雨的汗水,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电科人执着奉献、挥洒青春的光辉历程。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国网河北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国网河北电科院持之以恒强化创新、创造、创业,建立了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了一批核心竞争力项目和产权成果。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国网河北电科院始终立足于电力科技发展前沿,紧抓改革开放、雄安新区电网规划等重大机遇,主动作为,踏实苦干,大力开展新一代电力系统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在科技强企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二五”以来,国网河北电科院承担上级下达的研究开发项目116项,其中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管理项目30项、河北科技计划项目1项。累计获得公司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78项、部级奖励40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632项,其中发明专利195项,取得美国专利授权2项。发表科技论文1005篇。
如今,国网河北电科院不断加强实验室场所、人员、装备、能力、业绩的“五位一体”管理,完善实验室分类管理机制,开展跨专业试验研究与科研攻关,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对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的支撑作用。
目前,国网河北电科院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33个,其中,2个河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1个国网公司科技攻关团队、8个省公司实验室、3个省公司科技攻关团队,实验室总面积达17859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值3.46亿元,涉及电力系统各个专业。
目前,国网河北电科院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先后开展大数据深化应用、设备状态评估、新能源并网检测、机网协调、节能减排、化学环保等技术攻关,自主创新和科技开发步伐大步向前,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优质服务 塑造品牌
服务打造品牌,用心铸就辉煌。国网河北电科院始终铭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牢固树立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要,探索实施分层分级服务模式,开展差异化客户服务,发挥技术、人才、设备的优势,专业支撑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立足电网、服务电厂。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国网河北电科院根据网厂技术需求、面向电力科技前沿领域,由建院时高压和仪表两个专业发展到现在,业务已覆盖供电、输电、配电、火电、燃机、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95598客户服务、营销稽查、电动汽车试验、计量检定与配送等电力生产服务各个领域。
多年来,国网河北电科院先后完成了河北南部电网2个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14个500千伏变电工程、全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河北南部电网发供电企业监督服务,在基建生产、大修技改、技术监督、故障处置等领域,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有力提升了电网运行水平和运营效率效益,在河北南部电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国网河北电科院紧密结合电网发展的新形势,扎实开展特高压工程试验运维,出色完成国内首次特高压投运前继电保护向量检查试验,建成计量“四线一库一平台”,实现了计量资产管理和检定业务的历史性变革,实施“互联网+”营销服务模式,电子服务渠道客户超过1200万户,累计服务3亿人次。
特别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来,国网河北电科院积极融入雄安新区建设,选派专业骨干,组建雄安电网技术支撑工作组,在电网规划、工程筹备、重点项目建设、供电服务等业务方面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建设雄安绿色智慧城市贡献力量。
致力绿色发展,奉献清洁能源。国网河北电科院大力开展网源协调和火电机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解决发电机组的疑难杂症和重难点问题。仅在近五年就紧急出动365次,解决电厂重大技术难题303项,收到电厂表扬信320封,在国内率先开展火电机组深度调试,先后完成22台300兆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基建调试工作,发电调试投产容量达9020兆瓦,连续六年获得“中国电力建设优秀调试企业”称号,并多次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彰显了卓越的支撑服务品牌。
当前,国网河北电科院服务客户遍及各大发电集团,市场范围拓展至广东、山东等10余省市自治区,一代代电科院人用青春和汗水,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网厂客户的广泛赞誉。
把握时代 开创未来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奋力攀登,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今天的国网河北电科院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踏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风云甲子六十载,不忘初心鼎力行。当前,国网河北电科院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国网公司“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和国网河北公司“一三五八”发展目标。在雄安新区电网规划建设、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以及“煤改电”等重大民生工程实施的进程中,国网河北电科院面对的既是一展身手的历史机遇,也是攻艰克难的艰巨挑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吁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网河北电科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奉献的精神追求,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核心价值观,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道路上踏歌前行、乘势而上,继续谱写新时代电力发展更加壮美的篇章。
科技成果
1987年
“发电机参数及运行方式计算方法、程序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
“PMA-1型热工对象特性辨识装置”荣获能源部三等奖。
2002年
“SA213-T91钢药芯焊丝研制”荣获国家电力公司二等奖。
2004年
“450t/h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在河北的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电力公司二等奖。
2012年
“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完整性与寿命评估技术及应用”荣获天津市政府一等奖。
2013年
“输变电设备状态诊断及寿命延长技术与应用”荣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二等奖。
2013年
“输变电设备状态全景实时监测与诊断”荣获河北省政府二等奖。
2015年
“基于EMS在线数据的智能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开发”荣获河北省科技奖一等奖。
2016年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河北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2016年
“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及一体化测试设备研制”荣获河北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重点荣誉
2005年11月
完成河北500千伏保南(清苑)变电所工程,被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授予“200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2006年10月
完成的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兆瓦),被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授予“200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2007年12月
获得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的“2007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2008年9月
被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专利优秀企业”称号。
2009年2月
获得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2008年度全国电力建设优秀调试企业”荣誉称号。
2009年12月
调试完成的华能上安电厂三期扩建工程,被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200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称号。
2011年11月
完成的国华定电二期工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12年9月
科研成果“一种防腐导电涂料制备方法”被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贸易会组委会授予“金奖”。
2014年3月
被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授予“2013年度全国电力建设优秀调试企业”称号。
2014年10月
申请的专利“Method for calculating primary time constant of power grid (一种计算电网一次时间常数的方法)”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授权。
2017年12月
完成的华润电力渤海新区2*35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工程,荣获中国施工管理企业协会颁发的“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8年5月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厂站接线信息的预想故障集生成方法”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同时获得2018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8年6月
两项发明专利获得美国专利及美国商标局专利授权,授权号分别为US9882385B2、 US9923367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