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国内外零部件企业联手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的动作还在持续上演。
11月6日,万里扬发布公告称,其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共同开发及销售符合中国市场的e-Axle(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相互配合共同获得认证和订单,共同合作以降低产品成本,该协议有效期3年。
对于涉足该领域的原因,万里扬表示,在政策提倡与支持下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50万辆,2020年则可能升至200万辆。如此庞大的市场,必定相应带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e-Axle这类符合趋势的产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在此背景下,万里扬制定了“53211”战略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自动变速器业务,包括CVT、AT、AMT以及基于CVT、AT的PHEV等产品,以推动万里扬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同时,万里扬还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制订了以符合中国市场的e-Axle为着力点,通过整合国内外产品及技术资源,加快推动EV等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和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产品的研发进度和产业化应用的战略。
而此次万里扬的合作方日立汽车系统,在汽车电子、电气部件的研发、制造生产、品质控制及产品实现上有较强能力。日立汽车系统通过此次与万里扬的合作,在为万里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提供支持的同时,万里扬显然也将为日立汽车系统拓展中国市场添瓦助力。
事实上,促使万里扬有此举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公司利润下降。
据万里扬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今年全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86亿至5.14亿,同比下滑40.00%至20%,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6.62%。万里扬希望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等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来“扳局”。
锁定e-Axle
国内外零部件企业中把目光锁定e-Axle的不只是万里扬和日立汽车系统。
早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日本电产就展示了可用于电动汽车(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集牵引电机、变速箱及逆变器于一体的牵引电机系统(e-Axle),并计划于 2019 年开始量产。
博世在去年也有发表新创动力系统e-axle电动轴,并表示希望凭借此系统能够带来数十亿欧元进账。目前其e-axle电动轴的样品已经与车厂,客户共同测试,预计也将在2019年开始量产。
据高工电动车了解,e-axle通过将3个动力系统零件:马达、电子设备及变速箱合为一体,形成单一机组。
以博世的e-axle系统为例,动力系统可以传输50到300Kw,能够完全以电力驱动如SUV之类的大型车辆。扭力范围可达1000至6000Nm。当安装在油电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时,可做前轴和后轴驱动。输出150千瓦的电动轴重量约90kg,远低于目前个别零件所组合起来的重量。
而日本电产的e-axle,其峰值功率以及系统的最大输出转矩可分别提升至150kW、3,900Nm,但重量却只有83kg,实现了轻量化。
很明显的是,e-Axle通过采用一体化设计,简化了零部件之间的外部布线,实现了牵引电机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符合当前汽车追求轻便、降耗增能的趋势。
对于万里扬与日立的此次合作,业内分析认为,在新能源庞大市场蛋糕面前,这种国内与国外,产业链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合纵连横,有利于实现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市场拓展。
最近的一个案例是,今年10月17日,东软集团(600718.SH)旗下东软睿驰与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睿驰电装(大连)电动系统有限公司,开展电机控制器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销售等业务。
可预见的是,未来,这种国内外车企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还将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