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1月22日,长安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长安汽车将在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多种形态的全新纯电动车产品2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12款,实现电动车“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6月初,在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上,长安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苏岭也提到“长安将打造大中小三个电动车专用平台”,并表示这些平台都在紧锣密鼓推进过程中。
在今年1月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演讲时也提到“规划到2020年,完成大中小三大新能源专用车用车平台的打造,累计产销超过50万辆,进入行业的第一梯队”。
验证“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说法的动作之一是,6月19日,长安总投资200亿元的南京江宁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该项目为长安汽车中大型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24万辆,规划生产包括高性能跨界SUV、轿跑等多款纯电车型。
据悉,该生产基地预计在2020年6月正式投产。基地采用长安自主制造工艺,可实现高速柔性全封闭自动化生产,同时产线引入高效节能设计理念,致力打造绿色智能工厂,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
产品方面,长安汽车计划推出多种形态的全新纯电动车产品21款,插电式混动产品12款,实现电动车“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插电式混动车型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后续,长安汽车还将在其新能源车型上实现L3至L4级的自动驾驶。
产业链环节,长安汽车预计在产品研发、专有平台打造、动力电池、共享、充电设施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并吸纳上万名研发人员,在PHEV、EV、高效内燃机等领域构建强大地技术储备。
此外,长安汽车已确定与宁德时代、博世、蔚来汽车、滴滴出行及BAT等公司,在电池能量密度研究、充电方式、电池成本控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充电环境的建设、行业标准的建立、出行方案的提供、电商平台等领域展开合作。
那么,对于新能源汽车有着长远规划的长安,现状怎样?
现实销量与差距
长安汽车1-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4.85万辆,同比增长38.25%。这个数据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上汽乘用车1-9月新能源车销售7.53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181%;比亚迪1-9月新能源汽车(包括商用车)销售13.72万辆,已完成2018年年度目标20万辆的71.7%;北汽新能源前三季度累计销量8.67万辆,同比增61%。无论是销量还是增幅,都超过了长安新能源乘用车前三季度的表现。
长安汽车目前在售新能源车主要包括长安奔奔、CS15EV、逸动PHEV、新逸动EV300以及CS75PHEV等车型。其中逸动EV300、奔奔EV、CS15EV为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均未超过300公里。9月上市的CS75PHEV在纯电模式下续航也只有60km。在比亚迪等车企纷纷上市高续航纯电车型的背景下,当前的长安新能源汽车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显然,差距是存在的。或正是看到了差距,长安汽车才如此坚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市场。
今年9月份的CS75PHEV发布会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兼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李伟表示,长安还将在本年内陆续推出新奔奔EV360、CS15EV400以及逸动EV460,来丰富长安新能源产品线,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产品提供者。
其中逸动EV460作为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实施的重磅车型,相比逸动EV300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达到了405公里,这一数据超过了秦EV450和帝豪EV450。
另外,日前有媒体获得了一份疑似长安新能源混改计划的资料。其中显示:长安新能源将通过本次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A轮融资规模不低于70亿元。
实际上,长安将2025年作为时间节点,也是有根据的。按照长安的预测:在2023年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会接近传统汽车,这个时候,新能源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也开始反超传统汽车。届时,停止销售燃油车更是市场的选择。
从2017年10月启动“香格里拉计划”,到开工南京江宁新能源汽车项目,到下半年将上市CS75PHEV、逸动EV460,长安正一步一步落实自己的新能源战略。长安似乎在用实际行动证实,2025年全面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绝不是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