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互联网+’智慧能源是将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新业态,纵观能源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的发展,我们曾经历过集中式、大容量的大电厂、大电网,而现在的趋势则是向分布式、小容量发展。”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协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协鑫智慧能源”)总裁费智在2018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人们即将经历从“电从远方来”到“电从身边产生”的转变。
从生产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在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下,清洁能源占比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储能、智能微网的发展态势良好,加上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时代技术的综合应用,使“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方向变成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协鑫智慧能源现在已经具备开启“互联网+”智慧能源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必要条件。”费智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说。
费智说,做智慧能源除了整体能源环境促成外,协鑫智慧能源自身也具备这样的基础。协鑫智慧能源20多年来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大力布局热电联产和各种清洁能源,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开发、运营、建设的成功经验,也积累了大量用户,涉足了多种能源服务、微网和储能项目,以此为基础,加速从能源生产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型。
据介绍,协鑫智慧能源的经营业态覆盖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清洁能源发电形式,目前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超过80%,在国内遥遥领先。并且在能源供给侧的发电业态里,进行了智慧风厂、智慧燃机电厂等相关智能化示范应用。
此外,在能源网络的传输方面,协鑫智慧能源在20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拥有近千公里的供热、供冷管网,覆盖1200余家大型工业用户。并积极响应国家电改政策,携手国家电网在江苏、安徽、河南布局了3个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局域配电网项目。
“我们牵头苏州工业园区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工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等一批国家级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的丰富经验为协鑫智慧能源拓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费智表示,在能源销售方面已开展售电、售热、售冷等综合能源交易业务,截至2017年底,协鑫智慧能源在全国15个省市取得了20张售电牌照。
据了解,协鑫智慧能源拥有需求侧管理一级资质,目前管理容量超过1000万千伏安。此外,协鑫智慧能源聚焦用户侧储能、移动式储能、光储一体化等方向,已建成全国最大用户侧锂电池储能电站、国内首例用户侧移动锂电储能站等示范项目,为该公司进一步开展智慧能源业务打开了局面。
“鑫能云”打造能源服务生态圈
“‘鑫能云’体系是协鑫智慧能源新能源探索‘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产物,也是协鑫智慧能源独创的“源—网—售—用—云”能源互联网模式的内核。”费智说,“鑫能云”体系是以风、光、储、天然气发电为主的多能分布式能源供给为基础,以区域外部电源接入作为补充,构建汇聚电网、热网、气网、信息网在内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平台,实现业务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通、互动、协同,为区域用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能源使用服务和增值收益。
据介绍,协鑫智慧能源的新能源体系有三层架构,第一个是单体的能源管控,第二个是区域的能源集控,第三个是服务门户。
单体能源控制层覆盖了企业综合用能的大数据监控、光储一体化的优化、单体微电网智能监控等能源管理系统。区域能源集控层是在单体控制层的基础上加一个区域能源网的控制层,实现了区域能源的统筹规划,多能协同优化以及区域能源负荷响应等社区型、园区型的综合集控服务。
协鑫智慧能源的服务门户层则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各类能源用户提供四类产品。“能·打理”,提供用能监测、能效管理与咨询,节能改造,帮助业主打理能源;“能·交易”,提供电力交易的撮合,综合能源交易等服务;“建·微网”,提供各类基于新能源体系应用场景下的分布式能源微网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能源大数据服务方面,在上述服务基础上,提供基于价值链的能源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咨询服务。
据了解,协鑫智慧能源在江苏、安徽、河北等地为用户提供了很好的需求侧管理。“有些企业的给水泵、空调耗电很多,却不知道如何控制。”费智介绍称,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这些企业量身打造解决方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鑫能云”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服务是基于分布式能源发展与多能互补技术应用,具有清洁化、智能化、高效化、平台化的优势。“在具体应用中,我们有城市、工业园区、乡村、家居四个场景。”费智介绍说,目前已定制建筑微网、公用微网、工业微网、数据微网、区域微网、农村微网、家居微网、移动微网等八种微网模式,一批典型示范项目落地。
“协鑫智慧能源致力于打造汇集售电公司、投资方、能源开发服务商、能源终端用户以及节能服务企业、节能产品以及设备供应商在内的共生共荣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以服务导向促进模式创新,以技术变革驱动业务发展,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提供增值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提升能源服务价值。”费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