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一带一路”助力国际能源互联互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10-24 浏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办“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国际研讨会。多位与会代表认为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源互联互通有利于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改革开放构建了新格局,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做出了新贡献。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互联互通是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推动能源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通过互联互通也将有助于形成跨越欧、亚、北非地区的新市场,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贸易交流与能源合作。

巴基斯坦前石油部长古尔法拉兹·阿买德认为,能源安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将保障沿线乃至全球的能源安全,促进国家间实现经济互补,互利共赢。

国际能源宪章秘书长代表马拉特·德德罗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加强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将有助于全球能源市场的转型。能源宪章致力于推进国际能源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能源贸易、能源跨境运输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能源司经济事务处副处长拉娜·扎曼女士认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互通有利于将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

事实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俄能源合作的首个重大项目——亚马尔LNG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LNG已于今年7月运抵中国。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还举行了“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国际研修班开班仪式,共邀请16个沿线国家的32名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学习,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能源互联互通、国际能源合作、全球能源治理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