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谋转型 砥砺奋进谱新篇
——记福能集团奋进新时代的改革创新绿色发展之路
40年风正帆悬,没有那些敢为人先顺势而为的改革者,就没有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能集团”)转型发展的新成就。作为其中的亲历者、参与者,福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金本对此充满着无限感激。
“没有改革,就没有我们成功转型的今天。”林金本介绍:“1978年,福能利润总额仅174.3万元。今年,营收586.6亿元,荣列2018中国企业500强第280名,比上年度提升了105名,再创历史新高。历经‘煤电一体化’‘实体+金融’两次较为成功的转型,近年来福能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逆势增长。‘十二五’期间,‘五年再造一个福能集团’目标提前一年半实现。”
转型:从“无限的多元化”到“有选择的产业链接”
走进福能健康管理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起步就与世界同步”的标语。能源集团缘何跨界医疗健康产业?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林金本说:“过去我们是‘一煤独大’,但很早就感受到了仅有一个支柱产业的风险,也未雨绸缪布局多元化发展之路。从煤业、电力、港口、物流、水泥、民爆化工到建工、房地产、金融、医院、酒店、制药等,产业发展数量多,发展质量参差不齐。随着2012年‘煤炭黄金十年’终结,以煤炭为主业的福能集团煤炭板块开始进入 ‘寒冬期’,2014年,33对生产矿井,亏损面达80%,煤炭板块亏损2.4583亿元。”
困难排山倒海倾泄而来,福能集团再次站在了改革求发展、创新求生存的风口浪尖。
2015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大力支持下,福能集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主导方向,重新定位、梳理、明确集团发展战略:从以前“无限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向“有选择的产业链接”发展的战略转型,坚持“不熟不做”、管不过来的不做、10年后没前景的不做、“十三五”进不了前3名的不做原则,把主业定位为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金融,要求“十三五”末所有主业的资产必须占90%以上。
短短几年,福能集团已拥有财务公司、融资租赁、期货、保险经纪、担保、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公司,并参股海峡银行、华福证券、兴业信托等,走上了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发展新路,让金融活水为主业转型,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2017年,福能金融产业投资超70亿元,取得利润超6.81亿元,占当年集团利润总额的28%。
“老国企不走老路、老国企决不能停步。”林金本认为,企业要安身立命,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
责任:从取代243台小锅炉到构建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说起福建石狮,不得不提其支柱产业——服装。拥有一条完整产业链的服装名城在染整行业面前,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问题。
服装染整行业除了水污染外,还伴随着固体废渣和废气污染的问题。漂染布料的染缸温度需达到130摄氏度,印染企业通过燃煤蒸汽锅炉加热,不但产生固体废渣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在晋江、石狮、福鼎等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一些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用热快速增长,不少企业仍用低效分散的小锅炉供热,造成环境污染,给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守护碧水蓝天,福能集团重任在肩。林金本介绍,福能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沿海工业园区服装染整、造纸、皮革等企业相对集中,用热需求旺盛的特点,先后建设鸿山热电、晋江气电、石狮热电、龙安热电等热电联动燃煤电厂,通过集中供热、热电联产或实施清洁燃料替代工程,逐步淘汰分散燃煤炉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使用带来的污染,用实际行动书写亮丽答卷:
——福能集团鸿山热电有烟尘排放已达到10毫克/立方米以下,这样的排放已达到天然气机组的排放标准。
——晋江气电项目相对燃煤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170吨,烟尘排放量67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241吨,节约标煤190万吨。
——龙安热电项目以集中供热取代工业园区分散供热,每年可节约标煤3.65万吨,每年将减少工业区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量480.32吨、烟尘排放量373.16吨。
——石狮热电项目以集中供热取代周边工业园区分散供热,周边工业园区共拆除75台燃煤导热油炉,每年可节约标煤4.5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995吨。
与此同时,福能集团致力构建热电联产、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核电等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呵护绿水青山。目前控股在役电力机组已达480万千瓦,风电投运规模持续位居省内第一位,几家大容量、高参数电力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均处于领先水平。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多赢。
名片:从“黑色矿坑”到“绿色聚宝盆”
中秋时节,福能集团漳平煤业公司大瑶煤矿,漫山遍野的百花果挂满枝头,桂花、柠檬树随风摇曳,煞是好看。走在一片片像地毯的草坪上,闻着漫天飞舞的淡淡月季花香,浓浓的景色惹人醉……你可曾想到,这个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生态园曾是一个废弃的煤矿塌陷区。
“建设生态福建,福能集团责无旁贷。”林金本介绍,2014年以来福能集团对煤炭产业进行了转型和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确立“能复垦尽量复垦”的工作思路,制订了关闭矿山土地复垦计划,一方面充分利用政策抓好已关闭矿山的土地复垦,另一方面抓好在建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把绿色开发融入矿山设计、建设、生产的全过程。
除复垦之外,福能集团在创新创效上下功夫,利用废弃矿坑修建煤炭博物馆、养生小镇、绿色示范小区及光伏电站等,追求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原龙岩矿务局机修厂、龙岩矿区医院等约70亩土地规划建设的医养结合的福建养生小镇,已被省民政厅列为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的重点工程。
——全省第一个在废弃矿山建设的永京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3.115兆瓦时,工程于去年9月动工建设后当年底竣工,截至7月底,已发电128万千瓦时。后畲矿区废旧矿山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已通过国网大田供电公司验收,实现了并网发电。
截至目前,福能集团已关闭的18对矿井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已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昔日废弃的矿坑,在福能人手中,正开启变身绿果园、生态园及养生休闲度假区的新模式,演绎“废弃矿坑”到“绿色聚宝盆”的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