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风电开发商市场重心转移之——后市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发布时间:2018-10-21 浏览:

2018年10月17日-19日,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18)在北京新国展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六大权威机构联合主办。

在“在役风电机组技改提效专题”中,包括上海电气风电、中国大唐、维斯塔斯、中国船舶重工海装风电等众多风电知名企业技术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各企业代表精彩发言实录:

孙业辉:未来技改趋势 就是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基于模型设计的现代控制技术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分公司技术部主任孙业辉

未来技改趋势,就是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基于模型设计的现代控制技术,实现单机个性化与整场最优控制的结合,将在役风场的潜力挖掘出来;关键技术点:第一个是Smart enerboost增功提效(在役机组的增功技改);第二个是减少尾流效应的场控技术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单机个性化控制优化。风力发电其实就是各种能量的转换,从控制角度讲,可以从偏航误差补偿、发电功率段的控制优化、自耗节电和智能增功降载来实施技术升级。

刘峰:面对现役机组首先是解决安全问题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试验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峰

提效的思路是这样的,面对现役机组首先是解决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就解决了后顾之忧。第二个就是可靠性,我们经常说一个好厂家和一个一般厂家有多大的差异,少说一百万的电量,所以说你的设备如果可靠性高,一百万的电量就是你的提效,所以提高可靠性别让它停,或者停了快点起来。第三个就是如果上面的策略都解决了我们做一些优化,我提议先进行软件优化,成本相对较低,动的设备相对较少,可以进行样机的尝试然后批量推广,如果这些都做了你做其他的提效什么的都可以尝试,前面我说了是安全可靠,在这一块我考虑是控制策略、然后是叶片,其次我们才会考虑加长。

Wille Mildebrath:风机提效有的时候存在过度设计

维斯塔斯中国Wille Mildebrath

优化风机发电,有的时候需要提升硬件的控制,我们可以把软件也加入进去,包括叶片、空气动力学的提升等等,还有软件方面的提升,所以我们最终不仅仅是建立新的风机,同时我们也要利用最新的技术来改进老旧风机。

要提升风机的提效,我之前提到了技术提升这个是最重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智能,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际上面,我们有的时候过度进行设计了,因为可能风场实际情况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所以说我们要管理一定的载荷,来管理风场的发电量,有些运营商在不同的市场当中最开始可能想要赚很多钱,比如说要还清贷款,所以说我们的策略就是最大化地提升风机的载荷,来使他们的资本回转速度更快,提升发电量,这些都是我们优化风机发电的推动因素。

张传江:数据驱动运维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支撑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张传江

数据驱动运维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支撑,比如可以从设备的发运、运输、到场整个监控,运维全生命周期,整个过程数字化管控,设备故障检修在线上工单派送,故障处理从后台推送一个最优的检修维护方案,物流配件管理,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当然有了技术方案,有了备件并不一定能够做好运维,还得有一个好的调度,这个调度在陆地上可能体会不太明显,但是在海上就非常明显了,海装运维调度和优化船舶人员物资的调配,风机性能评估可以进行对比评估。

符鹏程:小功率机组延寿在2025年之后会大批量出现

鉴衡认证中心风能事业部产品经理符鹏程

在中国的话,延寿可能要到2020年的时候才会陆续出现,在2025年之后会大批量出现,当然我们其实中国人经常讲谋定而后论,们在现在已经着手筹划和准备包括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对于延寿机组功率分布情况,可以看到2025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两兆瓦小功率,一兆瓦占据主导,在我们国家其实出现的趋势可能到2030年的时候,我们全部都是两兆瓦以下都是1兆瓦以下,在10年以后或者是延寿早期是小功率,小功率比如说设计跟我们现在主流的设计是有比较大的一些区别的,甚至它的一些资料状况,小功率机组是不具备的,所以对于我们后期的延寿都是一个挑战。

钟德华:交流变桨系统市场会越来越宽广

福氏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钟德华

以前老的变桨更多是一个直流变桨方案,在国内运行情况中,我们获取到的业主反馈,随着运行时间越长,时间越久,故障率越来越高,所以要更新成现在的交流变桨系统,响应速度会更快,有一些特殊的优点,市场会越来越宽广。

徐可:部分抗冰替代方案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首席系统分析师徐可

传统抗冰解决方案,仍存在较多不足及风险,粗放式的报警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除冰过程及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运行品质,部分替代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使叶片运行在颤振状态。 比如说我们调整桨距角,实际上叶片仍然运行在微小的颤振状态,疲劳寿命还是受到了影响。

张军光:风电低速增长已是新常态 开发商关注重心会转变到后市场

润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军光

据测算,2014年底,陆上风电机组出质保容量约为75GW,这是根据当时质保期的年限以及并网年限来预测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这一数值预计将达到106GW,而到2023年,这一数值预计将达到204GW。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增容量增长越来越疲惫,一个低速增长新常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开发商关注重心也会从新增市场转变到后市场。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