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广州电网:源源不断的电流,为千年商都注入新动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18-09-17 浏览:

188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点亮广州第一盏电灯,广州成为中国南方第一个有电的城市,自此掀开广州电力发展的序幕。

13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电与这座城市共同前行,融入城市发展命脉,成为推动其跨越前行的重要引擎。今日之广州,从千年商都跻身世界一线城市,广州电网也成长为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尤其在2002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挂牌成立,广州电网在南方电网公司的有力领导下,电网基础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源源不断的电能跨越年岁,护航广州改革开放新征程。

“城”“网”相融

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标杆

千年商都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少工厂生产每周“开四停三”或“开三停四”,农村隔日轮流供电,广州因缺电一年损失产值几十亿元——电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广州充分运用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逐步走上电力建设统一规划、电网统一调度管理、多渠道集资办电的新路。1990年,广州电网最高负荷从1980年的50.23万千瓦增至112万千瓦;1994年,广州第100座变电站投入运行。同一年夏季,广州避免了多年以来执行的超负荷拉闸限电,电力供需矛盾出现阶段性缓和,为加快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电力保障。

1973~1974年,220千伏茶山(山洞式)变电站建成投产,洞内主设备与洞外线路连接采用国产220千伏和110千伏充油电缆,这是广州供电系统首次采用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缆。

世纪更迭,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这座千年商都。进入21世纪,广州经济持续领跑全省,电网建设也明显提速。2008年,广州变电站数量在14年间从100座蹿升至200座;2014年底,随着柳园变电站落成,广州第300座变电站诞生——从200到300,仅耗时6年。自此,广州成为全国首个拥有30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省会城市,在网架结构和电网关键指标上实现“双突破”。

从千年商都到国际枢纽,广州正向着变革的新浪潮昂首迈进,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持续攻坚电网建设,与城市发展脉搏同频共振,相融互动,从一个基层供电局成长为南方电网公司的示范窗口。2018年,该局已连续第3年开展 “电网建设攻坚年”,全年计划完成基建投资73.58亿元,创历史新高,力争110千伏及以上主电站满足N-1比例达到85%,线路满足N-1比例达到93%。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广州供电局将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世界一流省级电网综合标杆。

倾情民生

用户年均停电时间更短

2017年3月,南方电网公司首个“互联网+”智慧用能综合示范小区在广州中新知识城建成,1454户用户由此开启智能化的用电体验。广州供电局以一根光纤复合低压电缆联结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电网,对电、水、气三表进行“抄、算、管、控”一体化管理,并整合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等关键元素,将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为用户打造智慧用电、高效便捷的生活。目前,该局已与广州各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新建小区与老旧社区改造,18个“四网融合”“三表集抄”示范小区项目试点已覆盖全市11个区,将在未来3年陆续投产落成。

中新知识城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广东省与新加坡政府跨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创建示范单位,总面积123平方公里,预计用电最高负荷218万千瓦。由于知识城布局知识型高端产业,负荷密度高度集中,该区域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7年12月18日,中新知识城核心电源点220千伏知识城变电站竣工投运,标志着中新知识城向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迈出坚实一步。“知识城变电站是南方电网电压最高、容量最大220千伏直降20千伏三级绿色变电站。”广州供电局基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新知识城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配网全部采用20千伏电压供电,较好解决了10千伏配网供电半径不足、线    损过大及线路末端电压低等问题,节约电缆走廊,提升投资效益。

1993年,广州电缆管理所首次向外地提供技术支持——赴香港制作充油电缆附件,自此广州电缆技术开始向外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城20千伏配网在国内率先采用高可靠性的“花瓣型”接线方式并合环运行,即一个闭环网络由两路变电站出线,闭环网络之间也有联络,形成花瓣式网络。广州供电局生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花瓣’间互有联络,发生故障时能互相支援,迅速恢复供电,且‘花瓣’联络得越多,供电可靠性越高。”根据规划,知识城中压配网将共形成155个“花瓣”,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控制在2分钟以内,满足中新知识城对供电可靠性的高需求。

不只是中新知识城。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积极融入城市改革发展大局,广州供电局正加快向智能配电网转型升级,提出建设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网架坚强可靠、设备标准智能、调控高效灵活、运维精益有效、客服优质互动”的一流配电网。2018年底,将建成投产8个高可靠性示范区,其中中新知识城、南沙自贸区、琶洲总部商务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2分钟,其余5个示范区不超过10分钟。到2020年,实现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低至50分钟,中心城区不超过30分钟,配网自动化覆盖率、配变监测计量终端覆盖率、配电通信网总体覆盖率实现3个100%,支撑多种能源形式和用能形式的互联互通、高度集成,满足广州现代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绿色电能

能源消费升级助力“广州蓝”

夏日的广州,蓝天白云,“广州蓝”频频刷   屏,分外好看。近年来,广州狠抓空气质量,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责任央企,广州供电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电能替代,以绿色电能助力“广州蓝”。

根据规划,2017年起,广州市新增及更新公交车将100%推广使用纯电动车,力争在2018年底前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广州供电局对此高度重视,与广州市公交集团合资成立了广州捷电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对公交充电设施进行统一运营、管理,逐步推动形成“公交站充电+综合场站充电+路边充电”相结合的城市快速公交充电网络,全力支持广州公交电动化战略。

2002年,广州第一条电力电缆隧道——珠江新城隧道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打造了可实时监控、智能管理的电动公交充电网络。”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广州供电局承建“广州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并开发了一款面向车主、充电运营商与汽车厂商的“羊城充”App。截至今年6月,该平台已接入48个公共运营商,共1233个充电站,12739台充电设施,实现对充电设施的数据采集及智能监控。

同时,根据广州市“蓝天保卫战”工作安排,广州供电局对市内240个内河港口进行港口岸电改造可行性及经济性摸查,目前已完成部分区域工作,广州港南沙一期、南沙客运港2个港口岸电项目奖励已获交通部公示,成为南方电网首个跨行业申请岸电奖励的项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广州供电局实施电能替代项目340个,2016年以来累计替代电量达25.39亿千瓦时,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革命升级,奏响千年商都绿色发展与经济转型协同共进的新乐章。

分享到:

关键字:广州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