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想知道特高压为什么这么火,先来看看它到底是个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将“五交五直”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规划;9月7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列出了青海至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陕北至河北特高压直流工程等9项需加快推进的输配电重点工程。

多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特高压发展迎来又一次新的建设高峰。

想知道特高压为什么这么火,先来看看它到底是个啥?

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

正在建设中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郭中民 摄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持续推动下,一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坚强智能的交直流互联大电网逐渐形成,在提供电力保障、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根本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输煤、局部自求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显著提升了我国电网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从跟跑到领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使特高压成为体现我国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金色名片”。

快来看,“八交十直”特高压输电工程已全部完成!

21世纪初,全国电力供应面临着持续不足的状况。2003年,全国大部分区域遭遇缺电,“重发轻供”状况严重,电网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求。电力需求和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自然禀赋,让全国大范围面临缺电困局。

200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特高压,充分发挥其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的优势,将西北部各类大型能源基地与中东部主要负荷中心相互连接,大范围优化能源资源。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梁德斌 摄

2010年7月,±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那年夏季,华东地区经历持续高温,上海地区35摄氏度及以上高温天数累计达30天。这条特高压将华中地区清洁水电送入华东地区,为保障上海平稳度过用电高峰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输电工程。截至2017年年底,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送电超过9000亿千瓦时。金上—雄安、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等一批重点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将争取在年内核准张北—雄安、南阳—驻马店交流和青海—河南、陕北—湖北、雅中—江西直流等“两交三直”特高压工程,助力西电东送、北电南送,不断在全国范围内高效优化配置资源。

有了它,雾霾天确实变少了

2014年,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通知》发布。12条线路一边连接京津冀鲁和长三角地区,另一边连接能源基地,形成了一幅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清洁电能输送图景。

在线路起点、终点和沿途,这些能源输送通道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生活。2017年12月25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全面竣工。得益于“蒙电入津”,天津可节约煤炭消费9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50万吨、二氧化硫4.4万吨、氮氧化物4.6万吨。

电网员工正在向家坝—上海±800千伏高压线路上实施带电作业。邹小民 摄

建设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输电通道,对于提高风电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强风电优先调度,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思路,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和调峰电源建设,扩大风电消纳市场,确保实现我国风电发展目标。

国家电网有8条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测算,这8条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加上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二氧化硫88万吨、氮氧化物94万吨,将显著改善东中部环境质量,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厉害了,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领先

如今,不断创新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在各项特高压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实现了多个“世界第一”,同时也在质量上实现了多个100%;青海-河南特高压输电工程完全靠清洁能源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并有望在技术上实现远距离输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突破;全球首条特高压穿越长江综合管廊隧道——“苏通GIL综合管廊”已正式贯通,被誉为电力建设史上的创举。

国网山东电力员工正在验收±800千伏特高压沂南换流站中的直流阀。远德亮 摄

与此同时,特高压电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有力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包括特高压工程在内的电网工程规划总投资2.38万亿元,带动电源投资3万亿元,合计约5.4万亿元,年均拉动GDP增长超过0.8个百分点。

特高压技术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还走出了国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并将特高压技术和设备输出国外,实现了我国特高压技术、装备、工程总承包和生产运营成套“走出去”。

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浙江、福建两省的能源互济。陈聪 摄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进一步推进特高压交流GIL技术,研发建设更高电压等级±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启动华中特高压环网建设,优化完善受端500千伏电网结构,解决500千伏重要断面重过载、输电能力不足、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提高特高压通道输电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