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充电市场这块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正吸引着众多资本的目光。自即日起,中国电力报电气周刊将开设“创新充电站”栏目,邀请国内充电行业大咖、领军人物,共话国内充电市场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介绍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从而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高速度建设,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破除障碍、铺平道路。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涉足充电业务的企业就多达千余家。这些企业技术上参差不齐、发展上有先有后、业务方向各有侧重,其中不乏一批目前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也不乏一些时下知名度不高、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黑马”。近日,中国电力报记者就充电产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商业模式等问题采访了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充科技”)CEO丁锐。
中国电力报:智充科技当前主要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丁锐:智充科技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是给客户提供软硬件服务和数据平台服务,或者说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充电解决方案,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能自己开充电站。
目前,建充电站需要具备4个条件,一是场地,二是电力,三是设备,四是流量。对于小区物业、商场管理者以及停车场管理者来说,他们都具备前两个条件,也一定程度具备第四个条件,唯一缺的就是设备。
因此,智充科技就是要帮助城市内那些潜在的投资者把设备的门槛去掉,给这些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开充电站的机会。一方面,智充科技为客户提供软硬件设备,帮助别人去建站;另一方面,智充科技同百度地图和主流新能源车运力平台达成合作,帮助投资者把流量导入,增加运营收益。
智充科技自己并不参与建站,如果自己建充电站的话就是在和客户抢生意,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在配置流量的时候肯定会优先给自营充电站。
智充科技只起一个上下连接的作用,我们把分布式的充电网络通过物联网系统以及数据平台系统把大家连接在一起。为什么现在很多潜在的投资者还是不愿意投资充电站,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确切的收益。
中国电力报: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充电市场?
丁锐:相比于加油站来说,充电站的经营模式有本质区别。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在加油站基本被数家企业所垄断。但是充电市场则很难被垄断,因为充电站是要分布在城市各个大街小巷,只要具备我前面所说的那四个条件的投资者都可以经营充电站,因为准入门槛低,所以充电市场应该是分布式的。所以我认为现在那些试图垄断充电市场的经营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充电系统应该是一棵大树,智充科技就是要做这棵大树的树干,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的投资者都能自己建站,自己经营。对于很多商场和小区的物业来说,他们已经有电、有地,唯一缺的就是设备。智充做的就是把设备的门槛去掉,通过智能化的设备,让有条件的客户只要把设备买回去立刻就可以自己建一个充电站,未来城市里这些投资者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而用户则是这颗树的树叶,用户在充电的时候都是在产生光合作用。即用户可以通过城市里密集的充电网络获得电力,同时也通过付费把养分传送给树根。
中国电力报:智充科技目前的客户群体主要有哪些?交付的充电设备是自己生产还是选择代工?如何选择代工厂家?
丁锐:目前我们的客户群体主要有整车企业、充电运营商、物流企业、地产、物业、网约车平台等。和整车企业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整车企业提供每辆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充电枪,另一种是帮助整车企业建设超级充电站。
智充科技的设备目前都是选择企业代工。相比生产制造,我们更擅长设计产品、研发产品。因此我们会把精力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上。
在选择代工企业的时候,智充科技一般不会选择电气企业代工,而是选择电路企业。因为电气企业和我们的路线存在很多差异,电气企业生产的充电桩是基于电气行业的思维去做的,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功能,侧重于设备质量和保护,这是电气集成商的思维。而智充科技的思维是用电子化的东西去取代电气化的东西,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智充是要生产高度智能化的充电设备,从而实现充电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无人化。比如说充电桩的电表,我们往往会思考能不能在保证可靠性和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芯片加互感器、数字电路加模拟电路的方案去改变原有的电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