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我国的电力科学、能源科学要走向世界。虽然我们在电力工程领域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发言权同样重要。‘紫金论电’会议已经举办了三届,吸引了国际电力领域知名专家参与,与我国专家、学者一起讨论智能电网的发展,树立了我国学术研讨的品牌形象,同时希望通过这个会议更好地带动国内电力学术氛围。”8月18~19日,国网电科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在第三届“紫金论电”———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届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巴西等国的顶尖电力专家参加会议,分享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SGPC)共同主办,主题为“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作为我国智能电网企业举办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学术活动,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CSEE)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拓展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发展,加快电网互联互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促进电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能源转型升级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美国工程院 院士MohammadShahidehpour、KaushikRajashekara、ThomasOverbye,CIGREB5保护和自动化专委会主席IonyPatriota,IEEEFellow董新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董旭柱,全球能源互联网美国研究院院长王之伟,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瑞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郑玉平等14位专家作主旨报告。46位中外知名专家分别就系统运行与控制、继电保护与变电站自动化、可再生能源接入及微电网运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4个专题开展讨论,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电力企事业单位的500多名嘉宾参加。
南瑞集团总经理张建伟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不断深入。在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次会议深入开展电力技术发展经验交流,充分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技术和经验共享,增进合作和友谊,推动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谢明亮表示,建设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进而构建融合多能转换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希望各位专家充分研讨,发表见解,为推动能源与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会上,薛禹胜提出基于能量观点的 功角稳定性的统一理论。MohammadShahidehpour阐述了用分布式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弹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电力系统方案。ThomasOverbye表示,大规模的、基于地理的、现实的虚构电网的创建、验证、应用,将有利于电力系统创新。
在专题讨论中,英国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周小尧介绍了英国能源系统演化和发展的趋势,以及如何从市场和技术的角度来应对电力系统的新挑战。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NirmalKumarNair阐述了在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电力系统保护和安全概念的发展和变化。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智能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南瑞集团是我国智能电网的龙头企业,与国网电科院实施一体化运行管理,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南瑞集团多年来坚持科研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电网安全稳定、继电保护、电网调度等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了完整的智能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南瑞集团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进国际业务布局优化、海外市场拓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基本建成涵盖世界主要地区的营销服务网络,形成了以电网调度、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清洁能源发电为代表的主打产品,并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国 际标准制定,南瑞集团在电网调度、电动汽车、智能变电站、智能水电厂等技术领域,主导国际标准10项,其中5项已经发布,并成功将6项中国标准方案纳入IEC标准体系。主办的《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MPCE),成为国内电力能源领域唯一被SCI、EI双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MPCE2017年影响因子上升至电气电子工程领域全球排名的Q2区,位列亚洲第一。
参与主办本次研讨会的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南瑞集团建设。实验室在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继电保护、智能调度和变电站自动化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引领行业技术进步。自201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以来,实验室在平台建设、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和国际交流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近一年来,实验室全力支撑建设世界首座采用就地化保护的50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运,在大规模源网荷精准负荷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特高压区域电网大功率缺失下频率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广域运维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研讨会上,实验室对外发布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智能调度、变电站自动化等研究方向的21项开放课题,包括15项确定题目开放课题和6项自由探索开放课题。开放课题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室平台作用,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