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昆明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8月3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引起不少消费者对云南新能源汽车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面世,不同的人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对西南地区的消费者而言,目前这似乎还是一项有待观望的消费,但对业内人士而言,西南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不失为一个值得期待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西南市场尚未打开
与充电设施不匹配有关
去年,家住北京的小王一家人开着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自驾出游,从北京经河北、山东一路南下至广东,再由广东进入西南地区到达青海,经甘肃、内蒙古回到北京,这一路让她喜忧参半。“一路开下来,是比燃油车要便宜,但是充电确实是一个问题。”小王说,走到一线城市或者新能源汽车推广比较好的城市时,要找一个充电桩比较方便,但进入西南地区后,尽管大部分城市都有充电站,但和北方以及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分布密度不算很大,有时甚至要绕许多路才能找到。“可能在西南地区,大家对新能源车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如果日常使用中车子没有电却不能及时充电的话,是很麻烦的。”
和小王一样,在一家汽车品牌公司做销售工作的小赵也有同感:“目前,几乎所有品牌都有一两款新能源车型,但西南地区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小赵介绍,他们公司的一款油电混合动力的汽车,有两个引擎,在电池有电的情况下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可以用燃油模式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因此销售情况还算不错。“但大部分客户一听到是新能源汽车,第一个反应是充电不方便,另一个就觉得续航能力不强。”
小赵介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要么是家中有私家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要么是住在城中村,可以拉一个插线板就充电。而对于没有条件的消费者而言,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就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
新能源车只能做“买菜车”?
财补新政刺激厂商提升续航能力
续航能力,也是消费者不大看好新能源汽车的一项缺点。“充一次电能跑多久?”这是小赵在卖新能源汽车时,客户问得最多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小赵在销售的过程中,最没自信的环节。在小赵的印象中,市面上混合动力的车型中,有些车型在纯电模式行驶速度超过40码时就会自动切换到燃油模式,真正能实现纯电模式行驶的车并不多。
“即使是纯电车,续航能力其实也不算高,有些纯电车最长只能跑200多公里,所以适合上下班,或者买菜代步。”小赵说, 在北上广等限号限行城市,纯电新能源汽车不在限行行列,且充电设施配备较多,所以,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不少人优先考虑的车型。但对于西南地区的消费者而言,新能源汽车没有太大优势。
可喜的是,在此次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不乏一些打出“续航能力五六百公里”卖点的车型。这或许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有关。财补新政划分出了细致的续航里程区间:纯电动车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不等,低于150公里续航的车型不再享有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车型,分别上调2%—14%不等。这意味着,续航里程高、电池能量密度更大、能耗更低的车型将获得更多补贴。
此前,对行业而言,厂商密集推出诸多售价低廉的低续航车型,除了需要迅速扩张占领市场外,主要还是为了争取更多补贴。而新政一出,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提升势必成为一个趋势。
充电桩补贴+全省行动计划
新能源车充电问题3年内或将解决
考虑一个地方充电桩数量是否充足,大多以桩车比来计算。“一般来讲,1:1是一个理想的比例,但云南目前1:10还不到,充电桩数量远不到理想状态。”从事新能源充电桩销售工作的小熊介绍,对于投资商而言,当前云南省内新能源汽车用户不多,意味着投资充电桩的收益不高;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买车时,充电桩是否充足是首要考虑因素。“这形成一个尴尬的状态——使用者觉得桩少,投资者觉得用户少。”
但好在政府一直在极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除了购车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外,安装充电桩也有相应补贴。目前,昆明市已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对满足条件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按照额定输出功率,给予直流充电设施(含交直流一体机)3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施150元/千瓦的一次性补贴。
而此前出炉的《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西南市场未来的光明前景。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规划建成350座集中式充换电站、16.3万个以上分散式充电桩,全省高速公路实现全覆盖。全省县级城市、骨干道路、主要旅游景区等实现基本覆盖。
“这意味着,未来充电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小熊说,充电的问题解决了,买车的人就多了,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充电桩,在西南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