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国网蒙东电力鄂温克族自治旗供电公司日前透露,该公司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用电难”问题入手,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实施新能源转网电工程。截至今年7月,完成1个苏木1个镇3个嘎查风光互补转网电工程任务,助120户牧民告别“用电难”,被群众称赞为继“户户通电”工程后的又一“民心工程”。
“这是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我要为你们点赞。你们解决了我们的一块心病,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7月20日,在通电仪式上,布日都嘎查嘎查达扎布发自肺腑地说。
用电难、用电贵影响牧民生产生活
据了解,2017年以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东苏木布日都嘎查等地有120户牧民通过风光互补供电,容量小、电压不稳,群众反映强烈,扎布为此没少操心。
“电压低,只能点个灯泡,饭都煮不熟,更别说用水泵抽水给牛羊喝了。”回忆之前的生活,布日都嘎查的扎木苏有一肚子的苦水。为了提高电能质量,有的家庭增加了光伏板和风机,投入三万多元也还是无法实现家用电器电气化。电能差、成本高,是牧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同时,风光互补设备用的蓄电池随着时间的推移,性能变弱,换一组需要三、四千元,而且换一次只能用两、三年,成本高是困扰牧民的主要问题。蓄电池的不当使用,过载、长时间不充电使蓄电池的寿命更短,日常运行维护不及时,设备容易老化,导致故障多,停电时有发生。
用电难、用电贵,影响到牧民生活和牧业生产。
呼伦贝尔牛羊美味传天下,处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布日都嘎查土地总面积120万亩,草场总面积70万亩,放牧场面积20万亩,林区30万亩。家家户户都以饲养牛羊为生。据扎布介绍,夏天牛羊在草原上吃草,渴了就到河流里喝水,但是到了冬天,河面都结了冰,牲畜饮水就成了难题。电能不够用,水泵带不动,牧民苦不堪言,靠人力提水,费时费力,养殖数量增加有难度。
用好电,成了当地群众最直接、最强烈的愿望!
“民生工程再苦再累也得干”
牧区用户由于居住分散、距离电网较远,电网改造不论是投资还是施工难度都十分巨大。“要算经济账,恐怕很长时间都收不回成本,但这是民生工程,再苦再累都得干。”鄂温克旗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人说。
近两年,鄂温克旗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该公司将牧区风光互补用户通网电工作纳入地区配电网建设工作范围,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扶贫工作需要。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布日都等3个嘎查通电工程在2017年得到批复。
据了解,布日都等3个嘎查120户牧民错落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没有公路,自然路蜿蜒曲折,沟壑多,交通极其不便。
参与布日都嘎查转网电工程建设的鄂温克旗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郑德才介绍,往草原里运材料是最头疼的一件事,货车、吊车、马车、肩扛手抬,“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遇到电线杆运不过去的地方,爬、跪、拉、拽地一步步往前挪。”工程施工的每一天,郑德才都没睡过好觉,每天都想着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电力施工人员迎风雨、战严寒,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充足电力给贫困牧民带来致富路
眼看转网电工程结束,扎木苏早早为家里添置了一台大电视。“过去电压不稳,好多家电不敢买、不敢用,现在电压稳了,容量大了,可以放心用电了。”扎木苏兴奋地说。得知转网电工程即将竣工,牧民们纷纷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搬进家,改善生活质量。
以前为用电忙前忙后的扎布轻松了许多,心里也舒畅多了,他说:“以前电跟不上,规模化养殖实现不了,这回通了网电,旗里精准扶贫项目落实给了9户困难户,可以现代化养殖了,困难的日子就要到头了。”充足可靠的电力给牧民带来了致富之路。